前门到宣武门一带的旧洋楼、教堂和老宅院一瞥

标签:
人文this南堂洋楼杨德群北京旅游 |
分类: 传统文化 |
西交民巷东段还保留着几座老银行大楼。东口路北第一家就是著名的大陆银行。大陆银行成立于1919年,创办人是谈荔孙。民国初年,大陆银行与盐业银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组成了雄霸一时的“北四行”。大楼在1926年竣工,是典型的西洋古典式建筑,立面为西方古典式。基座用大块花岗石彻造,上层檐口挑出,入口大门作重点装饰,三层拱门内嵌券柱,两侧作科林斯壁柱。楼顶设有钟楼,钟楼上为穹顶,比例适度,轮廊优美。钟楼顶上是圆形的子母钟。整座大楼外观非常壮观宏伟,是我国建筑师设计西方古典式建筑质量最高的一座。楼口处建有一个木质的旋转门,在当时是先进而时髦的。现在这座大楼被中国银行使用。
大陆银行西侧是北洋保商银行,成立于1910年,总行设在天津。北京分行是1912年成立的,上世纪三十年代迁到西交民巷并新建了这座银行大楼。大楼是一座三层建筑,立面用花岗石作希腊柱廊,檐口突出,具有十足的坚固感,是典型的现代银行建筑。这座老楼到现在还依然保持完好,现在作为中国钱币博物馆使用。
在向西就是1931年中央银行设立的北平办事处,为自南而北的长形二层楼,入口作半圆外廊,檐外作女儿墙。现中国金融出版社发行部就是原来的部分旧址。
路南侧已被圈入建筑工地的“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办公楼即原法国农业银行址。
新文化街的鲁迅中学是一座欧式的建筑,灰色的二层石质建筑,庄重典雅。校园内有刘和珍、杨德群二烈士纪念碑,正面刻有“三一八遇难烈士刘和珍、杨德群纪念碑”16个大字,背面刻有文天祥的正气歌:“是气所磅礴,凛然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这里原是1909年建立的京师女子师范学堂。1912年改称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学校。1919年改称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1924年改称北京女子师范大学。1927年改为国立京师大学校女子第一部。1928年改为北平大学第二师范学院,专收女生。1931年与北平师范大学合并。
宣武门教堂俗称“南堂”,现在是天主教北京教区主教座堂。明万历33年(1605年)利玛窦神父曾于该处建起第一座教堂,但规模很小。后由德国耶稣会士汤若望神父,于1650年在建造了北京城内的第一座大教堂。康熙五十九年,北京发生地震,南堂建筑在地震中遭到损毁,次年葡萄牙国王斐迪南三世出资重建宣武门天主堂,重建的南堂采用了当时在欧洲非常流行的巴洛克式建筑风格,建筑平面取十字形,长八十尺,宽四十五尺,教堂屋顶做穹窿状。南堂东侧有一二层洋楼,系教会于1908年创办的法文专科学校旧址。1943年改南堂中学。曾为北京32中校址。现为北京外事学校。
佟麟阁路西有一座中华圣公会教堂,也叫安立甘教堂,是中华圣公会在北京地区建立的第一座教堂。这座教堂建筑别具特色,是在西洋建筑中融合了中国古典建筑的“宫殿式”教堂,可谓中西合璧。教堂有个中式大门,开在南面硬山山墙上。门的两侧和上面雕刻有匾额。教堂的前部和中部顶端各建有一个八角形重檐中式亭子作为采光的天窗和教堂的钟楼使用。教堂建筑的另一个特点是平面呈双十字形。
北新华街中段路东有一座整修过的二层洋楼。人们很少知道这就是建国初期有名的五十年代出版社旧址。出名在于其在大学俄语的时代出版了《俄华辞典》等工具书、其中还有原红四方面军政委陈昌浩所编。该社后改名时代出版社,再后并入商务印书馆。旧址南侧保有一排老铺面房,尚有“干鲜果局”招牌,修整良好。
东旧帘子23号是一旧式小洋楼,但大门为中式,较为少见。
头发胡同25号院门为洋式建筑,已修整。
新文化街路北有一复建的王府大门。大门对面的影壁亦存。此地原为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克勤郡王府。康熙时改封平郡王,第三位平郡王纳尔苏之嫡福晋即曹雪芹之姑母。民国后,最后一代克王晏森将府邸售给了以兴办慈善事业而著称的熊希龄为住宅,现后寝两山墙角柱石上,仍尚存熊希龄和夫人朱其慧将财产交由北京救济会的刻字内容。此地现为北京第二实验小学。
头发胡同63号是原市立第一普通图书馆旧址,始建于一九二七年,由前京师国书馆及通俗图书馆合并而成,初名京师第一普通图书馆。再前为原清代翰林院讲习馆旧址。五十年代初,藏书全部由首都图书馆接管。
西交民巷西口为北京第一家啤酒厂双合盛酒厂老板之一张廷阁的住宅,据说其中的太湖石、石雕有圆明园遗物。
东绒线胡同与川店胡同交汇点有一广亮大门,院落气势不凡,查证不出其沿革。胡同路南施今墨旧宅及大门尚存,惜无标志。
前细瓦厂胡同11号曾是清朝末年掌管清廷内务府销算房的高兰亭宅。销算房相当于现在建筑工程中的预算部门。高家历代掌管销算房近百年,承办大小工程百余处,高家档案记录了皇家建筑工程销算流程。17号院曾是一尼姑庵,现仅存山门。
安福胡同北半街因国庆60周年扩建已拆。路北一高大院落疑似北洋时期“安福俱乐部”旧址。18号院已修整,还保留一日式邮箱,闹不好还读反了呢。这两处均待考。
与《北京胡同自助游》对照,原金城银行大楼已拆。川店4号门雕没了。东拴2号院没了。众益胡同5号院已改建非原貌。变化还是太快!另,书中将五十年代出版社位置标错。西交民巷五处银行大楼标注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