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大栅栏之终篇

标签:
旅游 |
分类: 传统文化 |
东北园69号大门,非常完整但又非常破旧的典型金柱大门,门簪、雀替、门墩等均存,很可能要拆除。
东北园北巷2号院
掌扇胡同27号砖雕,精美独特,沿革待考。
护墙石
观音寺37号洋楼,建筑风格明显为西洋风格,沿革待考。
小大门及门联
附:本家老宅
四、保护状况
本地区是十九片胡同中文化蕴含最丰富的一个地区,如四合院确实不如东西两城富丽堂皇,但各种规制齐全,反而不单调。本地区也是我以为目前保护最好的地区。这里所说的保护,有两层含义,一是大量建筑特别是外貌,基本保持原样;二是没有盲目大量拆、改。大量地、大面积地拆、改只能使某一地区的整体氛围丢失,如金融街里孤悬一个齐白石故居,这是保护吗?又如前门大街(包括大街本身)以东是拆了,成片新建的好似还是民族风格,其实完全不是原貌(对照一下档案中的前门大街两侧原貌照片,就知道复建风格全然不对,只能懵懵外行),更不是原物。这种拆、改实为“高级破坏”。宣武区政府确定大栅栏地区“整旧如旧”的修建工程,既满足了当地居民急切盼望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也能够把该保护的建筑保护下来,并焕发光彩。
再者,保护不是最终目的,还要开发利用,创造价值。因此,在修建工程其实就应考虑如何开发。而这方面似还有误区,一是以为搞成什刹海地区那样就可以吸引外国游客,于是开酒吧、开饭馆,招牌上加上洋文,现在的大栅栏西街至铁树斜街已有此苗头,实与本地区文化不合;二是避讳一些问题,特别是“八大胡同”问题,其实这是一张很有价值的王牌,开发“老北京红灯区旧址”又不是真开妓院,怎么就不行呢?
在此建议:
(一)坚持整旧如旧,绝不能大面积拆、改,造成这一地区的整体消失。
(二)对有一定价值的建筑能保留原貌尽可能保留原貌,但也就是外貌而已,内部则不一定,那反无意义。
(三)在各大入口和保留原貌建筑外加设说明,会大幅度提高其价值,自会吸引更多游客。
(四)设计专题旅游线路,如老金融业、老商业、老会馆、老娱乐业、四合院、戏剧(京剧)发展、尤其是老北京红灯区等线路,因吸引(组织、引导)游客作大栅栏地区、专题游、深度游,而不是目前的巡游一遭、吃喝一通的浅层游。
(五)招聘、组织、培训一些有兴趣爱好的老北京(不一定年纪老)作为专业导游,以正谬误。我在游走中就发现许多热情于此,但专业水平还不够的人物,一是在老当铺门口解释为什么本地区许多院落内低外高,形成倒下台阶,很多人不知道其实就是解放前没有清除垃圾一说,垃圾把胡同越垫越高,相对院内就低了,反而传播“富人下台阶,穷人上台阶”之无根据的传说;二是在掌一旅馆前一位居民热情介绍附近老建筑,但细节多不确;最有意思的是民间民俗学者李正荣先生,已从事民间导游多年,热情好客,就是他主动引我们去看赛金花怡春院旧址,发现了书中的大错,但他对于一些细节掌握得也不确切,如刘家大门就误为乐家药栈。
(六)勘正资料,目前似乎涉及这一地区的资料出了不少,但谬误仍存,甚至以讹传讹,更有大量细节缺乏整理,实在还有做工作的余地。
五、《北京胡同自助游》勘误
------地图说明中6将双旗杆庙误为粗旗杆庙,粗旗杆庙已不存。
------地图说明16丢字不少。
------地图说明21将“灵鹫寺”误为“鹫峰寺”。
------地图说明陕西巷52、53颠倒,54错误。
------地图说明61缺一“蕊”或“履”字。
------正文关于赛金花怡香院旧址,表述为“现在的陕西巷宾馆”,大谬。应为陕西巷中段东侧榆树巷内尽头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