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公布提名名单之日起即备受质疑的第3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于4月13日当晚揭晓最终获奖名单。之前的提名名单中呈现三大特点,并一直引发圈内外人士的广泛争议,一是大片缺席小片当道,二是最佳导演大腕落选新人出头,三是演员方面提名名单高度集中,可谓口水不断,有网友表示“已经无力吐槽”,堪称“史上最弱金像奖”。
吐槽之一:大片缺席小片当道。本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受争议的莫过于最佳影片的提名名单,《十二生肖》、《大魔术师》、《听风者等2012年年度大片集体爆冷,无缘最佳影片提名,《低俗喜剧》、《车手》等年轻导演的个性之作与《寒战》、《逆战》、《消失的子弹》并列于最佳影片的提名名单。
未艾观点:没有大片的电影奖,就是没有质量的电影奖。电影的要义除了电影本身的题材、演艺、制作等技术含量,对于观众而言,欣赏的最大化需要是每个人都看重的。如今的电影,提起大片就有观影的冲动,这是基本的心理诉求,而上乘的大片在一定程度与范围内的影响力,又是电影传播力的关键因素。小片如味碟,可以开胃,但大片才是正餐,可以享受美味佳肴。从这个角度看,此届电影比以往历届都有明显下滑乃至倒退的倾向,这是电影评奖过程中完全可以避免的现象。
吐槽之二:演员提名名单过于集中。在演员奖项部分,今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则出现了提名集中的现象。在男演员部分,杜汶泽凭借《低俗喜剧》和《DIVA华丽之后》获得了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两项提名,周迅则凭借《大魔术师》与《听风者》在最佳女主角提名中占据两席。
除了提名集中,新旧断档的现象在今年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演员奖项上也非常明显。最佳男主角方面,除了杜汶泽勉强可算作金像奖新人之外,梁家辉、张家辉、刘青云与梁朝伟都是已经有金像影帝加身的老面孔,女主角方面,除了江若琳凭借《高举爱》首次入围之外,周迅、郑秀文与杨千嬅也都是金像奖影后的老面孔。
未艾观点:电影的发展与进步,总是离不开有过杰出贡献的老演员,但如果过于强调他们的存在,对电影的未来未必是一件好事。一个大牌老面孔能占据多个提名本身,就说明新人的不够重视,或者说新鲜血液的苍白。或许评委对于熟脸或多或少有一种旧情,也或者碍于各方利益与面子,但是奖掖提携新人,才是电影新生力量的不二法门。人才断档现象不是没有人才,而是很多时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长江后浪推前浪是必然规律,新人辈出才是电影的希望,多鼓励多扶植新人是做好电影最好的催化剂。
吐槽之三:“去内地化、扶持本土”能走多远。此届的重要奖项遭非议,其背后的实质现象还是集中在了香港金像奖近年来的“去内地化”趋势。像《低俗喜剧》这样非常具有香港特色但未能在内地上映的电影受到重视,如《十二生肖》、《大魔术师》等传统的内地合拍的大片则普遍受到冷落,除了最佳女主角提名了周迅之外其他重要奖项几乎都没有内地电影人提名,都在从方方面面体现着金像奖去内地化的表现。
未艾观点:“本土化、文艺化、中小型制作”是香港电影界以往就提倡的思路,但是,正如很多香港演员走向内地纷纷走红,一展演艺才华一样,与内地电影的合作,是否才是电影发展的最佳途径?如果好莱坞的电影没有全球视野,她还叫好莱坞吗?如果李安的电影将视野只限于台湾香港,他未必能将电影做到奥斯卡金像奖。风格固然重要,但固化的风格是电影走向良性的瓶颈。香港电影的出路不应拘泥于本土,这样下去只会让路越走越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