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何敢大胆预测将发生强震
(2009-09-06 08:33:36)
标签:
杂谈日本中国专家地震预测未艾 |
分类: 未艾娱乐 |
日本“大气离子地震预测研究会e-PISCO”资深地质学家弘原海清声称,近期日本关东地区的大气离子浓度突然暴增200倍,情况就有如1995年阪神大地震的情况,因此他大胆预测,包括东京在内的关东地区,有可能在8月底到9月底,发生里氏8级以上的强烈地震。
当年阪神7.3级大地震造成6000多人死亡,假如人口稠密的关东地区发生“9月大震灾”,“最严重可能造成逾1.1万人死亡、21万人受伤。”观测断层超过40年的弘原声称,因为大气离子平常埋在地底2至3米,在大地震前,震央释放巨大压力,导致地层龟裂,这时离子就会趁隙排出,浓度因此异常增加。
不难看出,日本专家的敬业精神是值得中国专家学习的,我不是说中国专家就差到了哪里,就专家职责本身而言,中国专家有待打消很多的顾虑,对灾害特别是地震做出大胆而科学的预测。纵观历史上发生在中国的唐山大地震,以及最近的汶川大地震,相信相关专家的确做出了他们的努力,但是,告知公众的信息与其间的传达过程,无形中被打了折扣。这里除了中国人一向的“低调”情结使然,也却有专家发生仍旧停留在中国文革时期的禁若寒蝉心态。中国人还是很尊崇专家的,专家的话民众还是很在意的,正因为过于信奉专家,反过来,专家就不敢把自己的主张与决策之类关系民生的言论轻易说出来。
比如在中国的房地产业,的确有人敢说话,说出来的话就是炸弹,常常在民众中引爆,但结果可能是专家四面楚歌,遭遇痛骂一片。房地产也怎么说话不会死人,但事关生命的地震预测就非常寻常了。到底有多少专家敢在事发前说出自己的科学判断?唐山大地震就是一段隐晦的历史,上传下达都顾及到了社会稳定,汶川大地震也是放了不少马后炮,专家的小心翼翼无疑与其职责格格不入。我们不能一味说专家的不是,怕出问题怕犯错误,影响了很多人在关键时刻成为当代民族英雄。
而在日本,专家可以大胆预测,至少说明日本专家有强烈的责任心与献身精神,而言路的畅通也是日本专家的幸运,他们可以提前提出大胆构想与分析判断并公开,以供日本政府及早防范,而在心理上对民众的恐慌心理做出最早预防,无疑也是最好的效果。或许,日本是一个岛国,地震也是频发,专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促使他们不得不严阵以待地对待任何一种形迹可疑的大气与地质异变,但这是否不属于中国专家要思考的问题?中国同样是地震多发带,需要更多有勇气并敬业的专家做出大胆科学预测,做到未雨绸缪,以防不测。
如此,才是大众之幸,民族之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