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年之痒”的婚姻迷局被破解

(2007-10-20 18:50:01)
标签:

休闲生活

生活

趣谈

婚姻

情感

七年之痒

迷局破解

未艾

分类: 未艾私密
50多年前,超性感影星玛丽莲梦露演过一部叫《七年之痒》的电影,她如同对爱情与婚姻的诅咒,让很多人对七年的婚姻危机感到恐慌、无奈、费解。没有多少人能弄明白,婚姻为何会发生七年之痒?
 
腾伯格,这位美国著名心理学家、IBM公司客座教授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爱情三角理论,即爱情有三个基本成分:亲密、激情、承诺。随着男女认识时间的增加以及相处方式的改变,爱情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会发生改变。
 
三角形的面积代表爱情的质与量,“三角形越大,爱情就越丰富”。这三种成分以不同的比例相结合,会得到七种不同类型的爱情。达到完整包含亲密、激情、承诺三种成分的第七种爱情,婚姻就会很稳定。反之,就有可能遭遇“婚姻之痒”。
 
美国国家注册音乐治疗师、中国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治疗硕士生导师高天,对婚姻危机的描述更加形象:婚姻就是不断重复一种模式:A(女人抱怨)——B(男人辩解)——C(女人生气)——D(男人发火)——E(女人新的抱怨)——F(男人新的辩解),当婚姻陷入这样一种恶性循环状态,那么这桩婚姻就将走向G(婚姻破裂)。假设一个循环周期为一年,到了第七年,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婚姻就陷入危机。
 
那么,“爱情之痒”为何到第七年就让人受不了呢?
 
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侯玉波称:婚姻是一种“社会契约”,婚姻发生问题之所以是在第七年,主要是基于婚姻周期中的关注点。如果按照正常的时间,第七年的时候正好是家庭和事业的成熟阶段。有孩子的家庭步入婚姻的第七年后,孩子也慢慢长大,有了自己独立的能力,夫妻双方有精力来重新审视自己的婚姻。再加上现在社会上的诱惑比较多,夫妻双方都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导致自己觉得自己的婚姻有问题。
 
有趣的是,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人口学院院长瞿振武则表达了另一种观点:七年之痒之所以在第七年,更多是一个统计数字,恰恰在第七年的时候分手或离婚的人数比较多。结婚后会有一个磨合期,5年到10都是风险比较大的时期,在七年之中有的人或许想离婚,但过了这个阶段以后,婚姻就稳固了。
 
尽管人类情感千差万别,“七年之痒”也不能科学地对此进行完全阐述,但“婚姻之痒”至少可以进行一种量化。许多爱情婚姻研究者将导致夫妻亲密关系程度减弱的主要原因归结为以下10点:
 
1,空间上的分离;2,新朋友代替了老朋友;3,逐渐不喜欢对方行为上或人格上的某些特点;4,交换汇报水平的变化;5,妒忌或批评;6,对对方与第三方的关系不能容忍;7,泄密;8,对方需要时不主动帮忙;9,没表现出信任、积极肯定、感情支持等行为;10,一方的喜好标准发生了变化。研究者设定每条原因分值为2分,当有三条以上的原因综合叠加起来超过6分的时候,就很容易使两个人的亲密关系破裂,发生“婚姻之痒”。
 
事实上,在一个婚姻质量越来低的社会里,离婚率的不断上升,足以让我们预测到爱情婚姻保鲜期与保质期的期限正在缩短,“七年之痒”接近“四年之痒”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不过,作为夫妻,又有多少人不愿意长相厮守,白头到永远?有了这样的信念与坚持,几年之痒的魔咒终究会失去“法力”而被化解于无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