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超女"静默三天又如何?

(2006-08-22 12:31:26)
分类: 未艾娱乐
2005年的娱乐新闻,大概要数"超女"现象最值得推崇与玩味了,当她一夜之间成为一种"全民选秀"运动时,我们的一帮子有文化有素养的秀才们,立马给了她一个很文化的标签:"超女文化".
虽然在中国不缺"文化",但"文化"是越多才显得越有文化的,比如连容易让人呕吐的厕所都可以作为"文化"被人研究,不正是"文化"无处不在的生动体现?何况是生香的声色舞台和一群青春张扬,活力四射的超级女孩?对这样一种奇特现象不琢磨出个道道来,对"文化"岂不是一种嘲讽与漠视?
"超女"掀起的娱乐风暴延续到2006年眼下的"复活"运动,仍然有"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般的气势.与此同时,关于"超女"的许多话题无不充斥着电视报纸杂志网络,包括超女们的年龄,学历,表演,还有裙子,走光,谁是谁的前男友,谁是谁的新男友,谁是谁抢来的准男友,还有谁最有可能容易成为多角绯闻者,谁最适合做我们男人的老婆等等.话题可谓千奇百怪,无所不包.我们的黑楠同志也常能接过昔日的柯超女那口无遮拦的话,很好地引用一番,生怕超女们忘了他们这些个决定她们生死命运的判官.而我们可爱的"超女"们,实践了"成名要趁年轻"的煽动性理论,转而开始了新一轮"保卫战",毕竟成名赶上一个舞台加运气,不一定真的像上青天那般艰难,但要做"超女"常青树,不逢迎各种签约公司策划与媒体的炒作,就会悲惨得像2004年的"超女"被淡忘甚至淹没掉.2005年,对"超女"来说,的确是很吉利的一年,假设把"超女大赛"这个活动延后到2008年举办,我真担心全球关注的北京奥运会的声势,能否敌得过湖南电视台的"地方"号召力.其实,"超女"的歌声或者说嗓子并不是"金嗓子",但她们的发声,她们的一举一动虽然不足以影响到娱乐歌坛的繁荣与走向,但至少也能闹它个风声水响,"超迷"不宁.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样一种局面的形成,媒体的推波助澜实在是功不可没.
问题是,我们的娱乐歌坛少了"超女"可能会让人遗憾,但我们的生活缺少了"超女"会怎么样?当我们的"超女迷"们被前文化部刘副部长的"冷言相向"激怒时,我们何不尝试一下,给"超女"三天的静默,想象一下,那会是怎样一种效果?我不相信有谁会因为这三天而为"超女"徇情,毕竟只是"静默",不是"默哀",当然,神经失常者误解了这个意思,保不准他要干点傻事也不是没有可能.是的,也就三天,中国的电视报纸杂志网络对"超女"保持静默三天,让我们远离一下"超女",把版面栏目空出来做点实质性的公益事业,也许有令你意想不到的感动.至少,我会感觉到清净许多,清净的三天里,我会寻找更有意义的精神娱乐.
我也喜欢过"超女",我也不反对媒体在商业时代的煽情原则,但我绝对不喜欢没有"超女"就不能活的怪胎心理与"庸情文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