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立秋和入秋 下

(2006-09-02 13:43:18)
本日志接 立秋和入秋上
 

        同“立秋”一样,春天给我们带来的讯息同样说明问题。春天开始的时候会有很多现象,河水会解冻,大雁会飞回,花会开,草会绿。那么这些春天的象征哪一个出现最早,而又出现在何时呢?俗语说:“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于是河水解冻要比大雁归来要早。晏殊说:“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看来,大雁归来的时候花都落了,可见,植物发芽,开花比河水解冻还要早。但是,就算是早春,我们想要看见植物枝条上新发的花苞,一般也要等到在3月初,“惊蛰”节气前后。其实,和“立秋”相反,“立春”是万物生长的起点,此时的植物已经在内部发生了有别于冬眠状态的根本性变化,只是还没有通过枝叶表现出来。如果看一看植物枝条的心,或拨开土,看一看植物的根就会发现从“立春”开始植物的生长。动物也是一样,室外生活的猫此时在冰天雪地里已经开始脱毛了。还有更明显的春天的信息,被诗人捕捉到了,冯延巳说:“雪云乍变春云簇”,原来,最早变化的是天上云的形状。如果留心冬天的云,也就是冯延巳所说的雪云,就会发现那是一种均匀的、没有层次的、低沉阴暗的云。而春天的云是一簇簇、一朵朵、一团团的,而这种一簇簇的云会出现在正月初一和“立春”的天空。这些天地发给我们的信息无不昭示着春天的开始,尽管“立春”时的平均气温还很低,还达不到气候学的关于春天的标准。可见,“立春”和“立秋”分别标示着万物复苏和衰落的起点。设想一下,如果在股市里有人会告诉我们哪只股票会在何时开始上涨,又在何时开始下降,还有比这更有价值的信息吗?而二十四节气所构建的气候系统正是这样有价值的系统。

        再说不同地域环境面对同一系统的问题。在学校里老师讲到二十四节气的时候总会说:这是我们古人为了农耕的需要所创立的,它只适用于黄河流域。乍一看,由于从南到北的四季温差不同,因此用一套(二十四节气)系统对应所有地区显然是不科学的。但这仅仅是直觉!现在我们知道24节气实际上是地球绕太阳运转轨道上的24个等分点,地球实际上是背负着它上面的所有地区一同到达这些点的。比如“立秋”点,地球并没有将北方地区先送到这里。而各地的温度差异是太阳对地面的照射角度造成的,虽然在秋天的时候,北方地区会早些达到五天的平均气温低于22℃,南方要晚一些。但无论南方、北方在秋天“衰”的趋势没变,“衰”的起点没变,都是从“立秋”开始的。例如,我国的东北,夏季和冬季的气候差距很大,这样大的差距的衰落也要在同样的时间间隔内完成,也就是要在秋天完成,因此,在这里的秋天温度下降的速度就会很快,南方的衰落速度就慢得多。而二十四节气恰恰是昭示气候变化趋势的一个普遍规律,各地只需要根据当地的情况发现与之相对应气候现象,就可以很好地使用这套系统。由于二十四节气是地球绕太阳运转轨道上的24个等分点,因此它不仅适用于北半球,也同时适用南半球,这需要将春、夏、秋、冬对调就可以了。

         我并不反对气候学如何标注春、夏、秋、冬,任何系统都有它的规则,但我想说的是,当我们振振有词地讲述气候学的秋天的时候,千万不要说什么“真正的秋天”。真正的秋天是以地球绕太阳运转为基础,被天地之间的动植物所普遍采用,由“立秋”至“霜降”所指示的秋天,这个秋天是由天地决定的,而不是只拿着温度计,看不到自然运转规律的人来决定的。

         从“立秋”这一天起,就已经入秋了。

 


 

相关链接: 《道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