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辗转游历累计月余,前夜始归京。京都已是暮秋,寒意弥漫。晚秋十月的这个时节,王勃登临滕王阁,挥笔写下《滕王阁序》之绚烂华章,沐斋惟愧对前贤,眼前有景,胸间有情,却未尝倾泻半点笔墨。曲阜讲学因台风“鲶鱼”而致航班耽搁,归京即日赴会中华书局小宴,书局同仁皆称遗憾,我也只好解嘲曰“请听下回分解”。彼时又有济南博友“怜心目”欲赴曲阜观讲,书局小白复道此,吾汗颜曰,鲶鱼几令某甲失信。
入家门,喜见一丛寒兰蓓蕾峥嵘,挺拔待放。念及月初转赴山西大同,其时寒兰花葶尚且袅袅纤弱,而今韡韡饱和,铿然欲张也。《幽梦影》曰:“兰令人幽”,信然。昨夜新华,振羽,文胜,我及小妹把酒重逢,喜寒兰之幽态,仰望月华之皎皎,心底又记东坡妙句“对月逢花不饮待何时”,知良辰美景,最需佳朋与家人。不唯此,何以解生涯之骚独?

夜饮朋散,归家品茗,独对陋室兰馨。手机响起,乃是梁子兄弟,其为我拍摄托裱书画自午至夜,此际送来。心底又是一番感激。匆匆相会,短叙话别,真是“寒夜客来茶当酒”了。有人笑称我和我的哥们儿们腻如“情人”一般,大概,男人之间的友谊便是如此甘之如醴吧。又想起吴强小静夫妇,军峰德平夫妇,以及劲翔,浩翔兄和小丽,得知我终于回京皆盼重逢欢聚。这些似浅实深的友情和亲情,在我身边,恰似寒舍之幽兰,子曰“不以无人而不芳”。
应邀参观朋友的书法展,会上一些人高谈阔论的形而上的“论调与识见”,令人无奈莞尔。其于幽兰之静气,别同轩轾。今日世人多五蕴炽盛,能躬耕于畎亩之间,沉潜于砚池之畔者或者鲜矣。然终有能不离于大道者,不亦吾师吾徒者乎?
上月所绘坐望星空小图,小妹戏言此乃“水墨几米”也。其实古今中外之别之外,关键乃在于诗心,真意,赤子之心者,欲辩已忘言。默对秋夜,静守寒兰,乐见时光流逝,深深感念关怀自己的长辈和亲朋。
长辈谆谆勉励曰:“汝涉事,向前看,勿看钱,潜心磨砺,不断提升,专注于心中所想,手下所持,培养自己的气场和精神,修身传道,一如既往,不问前程,但以天下文化之兴亡为己任,此道任重而道远。”近日日夜常思之,更觉亲切,亦觉身心气定神闲。宛如神助,幻化幽兰之清神。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世事沉浮不定,时光白云苍狗,有幸忘却荣辱,抱守穷庐,古谚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田而食,凿井而饮,帝力于我何有哉!”阔别重逢,江湖遥望,久违诸友,率作斯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