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尘见佛佛亦尘

标签:
杂谈 |
分类: 花气薰人 |
上:书+画 中:画 下:局部
小和尚请教老和尚,结果通常是:老和尚以没头没脑的一句话将小和尚教训得一头雾水,雾还没有散尽,小和尚的双眼噙满了泪水,老和尚的背影早已消逝在雾中。然而,这雾拨得开不?答案却是否定。
问:拨尘见佛时如何?
师曰:佛亦是尘。
好一句“佛亦是尘”!
这句话绝情,绝在它对“彪悍的人生”给予最充分的蔑视和否定,解不解释都无用。守得云开见日出——然而,“拨云见日”原来只不过是徒劳的幻象。因为日还会被下一片云遮住。日出是暂时的,云遮其实也是暂时!因为那云在渴望日出的人心中。所以,日总要被云遮,云也总要蔽日。只有到你心底无所谓云,也无所谓日的时刻,来去两无碍,云流日自空。
李太白怨尤:“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他把日看得至高无上,反受其累。
我们谈恋爱,我们一个接一个地谈,哪怕我们每次都无比认真,可总是失败。我们被友人鼓励:“不要灰心,守得云开见日出——真命天子终会出现!”这跟小和尚的执着何其相似?老和尚在一旁冷冷地说:那个“他”其实早已被你视作尘土,轻轻拨了去……
辛弃疾说:“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遮不住吗?遮得住的。只是,遮住又如何?所以,青山智慧,流水深情。
谁都不是谁的阻碍。能阻碍你的只有你自己。说到底,我们对自己最刻薄、残酷、绝情。在爱情上、在事业中、在生命的旅途,我们“众里寻他千百度”,结果也许是“风景依稀似旧年”;也许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然而,我们距离那片“灯火阑珊”,早已千里之遥。
鹞子过新罗,我们回不去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