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何人半夜推山去

(2007-08-02 12:18:49)
标签:

文学/原创

分类: 矮纸湖山
何人半夜推山去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
当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
西风瞥起云横度。忽见东南天一柱。
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
——辛弃疾《玉楼春·戏赋云山》
 
宋词,最喜稼轩。如唐诗,则最喜杜牧。辛杜二人诗句的妙处,在于尚有野性在。
 
稼轩句有“花不知名分外娇”,正是那份天然本色,率性和随意,甚至几分的放纵,让他们鹤立鸡群,出类拔萃。
 
与同时代诗人相比,在唐代,杜甫作为诗人成就第一,嫌其凝重;李白神来之笔,嫌其轻薄;柳宗元峭拔,嫌其俭素;白居易朴质,嫌其中庸;李商隐华丽,嫌其奇诡;贾岛孤绝,嫌其寒陋;王维禅静,差可比拟,却失之生冷,不食人间烟火,岂如小杜的一句“落魄江湖载酒行”?
 
有宋一代,柳永词第一,惜其感伤;苏学士豪迈,惜其敦儒;易安居士清婉,惜其幽怨;邦彦美艳,惜其妆浓;少游才情,惜其稚嫩;晏殊清新,惜其小气;孝祥爽朗,惜其生疏;欧阳翁练达,惜其陈旧;黄昇、王荆公、范仲淹常有惊人语句,终不如稼轩一以贯之,新句别出,恰似此句“忽见东南天一柱”,词句出没在俚俗间,诗意隐现在禅锋里,二人正是才华天纵,本真性情。
 
因为真性情,有些人所以一见如故,有些人所以望而却步。野性难驯——何必要驯?直驯化出千人一面的肉食鸡、温室花、豢养猪、宠物狗,才叫为人?《五灯会元》记载有一条禅录,说的是一位行脚僧因为趁借宿寺庙的老和尚不在家,认真地教育了寺里的小和尚如何才是礼仪,当老僧回来时,小僧客客气气地去迎接问安,老僧不解,询问得知是行脚僧的“善意”教导,于是二话不说把这自以为做了件善事的客僧在风雨天逐出了庙门。
 
世间的偏执和成见,想来如此可笑。试问哪一副道貌岸然的面具下,内心底没有隐藏着见不得阳光的卑鄙和羞耻?而人们早已按部就班地成为习惯——我并非反对道德的约束,相反,在什么历史,什么时间,你看到道德规约下不曾有非道义人事的发生?
 
而面对我们所激赏的,所喜爱的,所尊敬的,我们宁愿做一只寒蝉,三缄其口。只有在勾引着自己的虚荣的对象面前,我们才伪装着摇尾乞怜,象那些林中的知了,躲藏在树叶的缝隙中,拼命地朝着猛烈的日光讨好地狂叫。那谄媚的叫声,在云朵下,在小庭中,在风里,如此刺耳。
 
大多时候,我们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我们是知其可为而不能为,杜牧的放荡、稼轩的悲怆,又有谁知?其实,我们也知道,但那又怎样?人们对幸福和荣耀的追求,永远赶不上自由和尊严的脚步,于是索性把他们丢在一边不去理会。
 
其中人性仅存的那些个,会在角落里,在一个人的房间,悄悄地赞叹着说:那真是了不起,那是多么神圣的东西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兰亭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