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小品画随笔江南季节 |
<谷雨>斗方
“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按《月令》的说法,谷雨的雨,应该读作“玉”。意思是下雨、雨之,使之承雨。但给我的感觉无论读音还是取意都不那么畅,还是认为作“雨”的本义好,来得熨贴,更显生动和自然。“沾衣欲湿杏花雨”、“槐雨落荆门”,这种意味恰倒好处。
谷雨这个时节属于田野,和都市无关。谷雨不属于高楼大厦,不属于柏油路,甚至不属于阳台上的小憩。与其如此,不若联想那江南江北的郊外,水泽畔无垠的视野里,漫野的紫云英在雨水里恣意地伸展着卑微的生命,享受短暂的欢娱。
而泡桐耷拉着脑袋默默地无精打采地盛开,低调得不能再低,灰头土脸毫不起眼,却从不放弃。像守护着一份平凡的尊严,满怀慈悲地俯瞰那些如紫云英般更加卑微的生命。半空和地面,两份同样的淡淡的紫色,呼应着漫天的清雨。
雨多了,汇流成河,从一个地方冲刷到另一个地方,野草和野花,沐浴而不语,孕育各自的种子,不肤浅地欣喜,与稻谷在似与不似之间。雷声在地表不远处咆哮,滚滚而来,再无声而逝。那些暴躁的威严,终不能长久。
想起很多远遁的梦,如今和我如此陌生。难道,他们是雷声吗?还是那丽泽郊外,无边无际的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