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温文尔雅〗最高尚的睡——“卧”

(2007-06-01 12:53:14)
标签:

汉字

文化

随笔

分类: 温文尔雅
 

同样是睡觉,睡的结果和价值却大不相同。

 

诸葛亮茅庐一睡,睡出千秋宰相;王羲之东床一睡,睡得百代美名。要睡出新意,睡出气势,睡出品格,睡出水平,并不容易——前提是你千万别真睡,孔明若真睡哪能作出隆中对?

 

事实上,高人的睡法不叫睡,叫“卧”。卧龙是卧,卧虎藏龙是卧,卧薪尝胆也是卧,“卧”是个高尚的字眼,是睡中之贵,有谁听说过卧驴、卧猪?

 

《说文》:“卧,休也。从人臣,取其伏也,人臣事君俯偻也。”“卧”是会意字,“臣”在甲骨文中就是一只竖立的眼睛。当人伏在几案上休息时,脑袋横着,两只眼睛上下排列成一条线,所以是竖立的形状。

 

“俯首帖耳”——这就是对“臣”的描述。瑞典汉学家林西莉解释说“(皇帝)派官员去亲自监督田野上的劳动。‘臣’字就表现一只监视人的大眼睛。”事实上,我认为这个字的原始含义里并无监视的意味,没有那么趾高气扬,相反,它仅仅表示“低垂”(高本汉)、“服从”,就像一个趴在桌子或别的什么东西上的人。

 

严格说来,并非趴在什么上面都可以叫“卧”,“卧床不起”是不对的,《焦循正义》:“卧与寝异,寝于床,卧于几。统言之则不别。”“几”是小书桌,古人常用来摆在座前倚靠休息。比如葛康俞先生的著作,取名《据几曾看》。又如《孟子》:“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

 

像韩国电影《我的野蛮女友》中,野蛮女友的爸爸每次举杯一饮而尽之后,咣当一声的动作,就是个夸张的“卧”,当然也是个很不雅的卧。“卧”成为雅量高致的字汇,应该与士人的崛起有关。

 

“卧”本是趴下睡觉,有了士,卧就脱离了低级趣味,至于高士的卧就成了“高卧”。高士就是雅量高致的隐士,高卧便是隐居,又叫卧云。

 

《晋书·谢安传》:“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一代名相谢安,早年无意仕途,朝廷屡次召他做官,他都以身体不好为由辞退。既然“身体不好”,所以就要“卧”。谢安高卧东山时,外出游玩常携妓。当时宰相司马昱(后即位为简文帝)听后说:“谢安既然肯与人同乐,也不会不与人同忧。”

 

后来,在谢氏家族面临兴衰荣败的时刻,谢安毅然出仕,重振门风,挽狂澜于即倒;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谢安运筹帷幄,淝水一战,扶大厦之将倾。

 

成语“东山再起”,讲述了谢安的传奇。中国古代有两位著名的以“安石”为字的人物,其行为也相似。一个是东晋谢安,一个是北宋王安石。王安石或许就是效法了他的前辈谢安石,也是朝廷屡次招聘都推委不仕,直至时机成熟才当仁不让。当然,行为相似,结果却未必相同。但不管怎样,两位安石的“卧”与“起”,都是以天下为己任。这是伟大的可仰之“卧”。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作为爱国诗人的陆游即便是“卧”,梦中的景象都是金戈铁马,充满报国之志。这是可敬之“卧”。

 

“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晋书·陶潜传》)五柳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归去来兮,种菊东篱,寄情山水。正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这是可慕之“卧”。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无赖是顽皮,不是今天的无赖。报国之志不得伸张,稼轩在怡然的生活场景中寻求慰藉和平淡的欢乐,卧看云卷云舒,“山鸟山花好弟兄”(《鹧鸪天·博山寺作》),这是可爱之“卧”。

 

虽然,今天的“卧”字不再那么可仰可敬可慕可爱,但还是保留了些高调。比如学生宿舍和家庭起居相比,后者可称为卧室,前者只能叫寝室而已。轿车以前都是叫做小卧车,火车上则有卧铺。

 

今天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词汇了:“卧辙”。它的意思是卧在道路上阻止行车,后用作挽留去职官吏的用语。和我们今天说的那个惨烈的名词“卧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尽管字面上是如此接近。

 

卧总是有道理的。君王和宰相的无为而治,被称为“卧理”、“卧治”;文化人懒得行万里路,躺在家中翻看闲书,把玩山水画卷,被叫作“卧游”;中国古典舞中特有的一个非常富于表现力的动作被美其名曰“卧鱼”,虽然我从没见过什么鱼会“卧”。

 

也许,比目鱼的卧算是鱼中之卧,可是它卧得实在太丑了。

 

李白曾大放厥词:“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梁园吟》) 今天,不需要谁出来“济苍生”,所以,你是卧着还是躺着,站着还是趴下,都没人理会了。

 

不就是拉灯、睡觉嘛,别搞那么玄乎,恐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