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电影】远路:献给母亲的歌

(2006-04-26 18:03:47)
分类: 流年风雨
http://art.mblogger.cn/upimgs/art.mblogger.cn/snowmoontree/2005-6/2005_623113.jpg

http://art.mblogger.cn/upimgs/art.mblogger.cn/snowmoontree/2005-6/2005_623687.jpg

http://art.mblogger.cn/upimgs/art.mblogger.cn/snowmoontree/2005-6/2005_623358.jpg

http://art.mblogger.cn/upimgs/art.mblogger.cn/snowmoontree/2005-6/2005_623552.jpg


  拂晓时分我做了一个梦,我梦见了妈妈,梦见妈妈的朋友们都变得苍老。梦境是在一个我没有去过的乡村,只记得那些绿树和流水,还有曲折的巷。整个过程完全消弭了叙述性,但是醒来之后那些淡淡的忧伤、温暖的触觉仍然围绕着我,仿佛回到了家乡,回到儿时的时空下。妈妈总是给我们最温柔和深沉的爱,让我们有信心和希望在人生的风风雨雨里前行,哪怕她们自己却经受着人间最大的苦痛。

  于是我把这部电影又看了一遍——韩国影片《远路》,它讲述的是一个伟大而平凡的故事:最小的女儿也要结婚了,住在乡间的母亲坚持要去参加她的婚礼,两地的路程不能说太远,300余里——但这对患有眩晕症的母亲来说是个艰难的数字:不能乘坐任何现代交通工具的她最终决定步行前往。

  整个影片的叙述是在这样一条路途中展开和进行。一路上的栉风沐雨、跋山涉水,每一次都对这位母亲提出了挑战,然而就是这样一种单纯而执着的母爱,不可动摇的信念,支撑着妈妈克服了所有的艰辛,完成了使命,也走到了人生的终点。

  这是一首献给天下所有母亲的诗,一曲深沉温暖的挽歌:面对人生的苦痛,孤独的母亲唯一的盼望就是陪伴自己的儿女一个个长大成人,当这一切已经完成,自己的使命也行将结束。母亲有许多孩子,当一个女儿问妈妈为什么要她,母亲的回答却是极其朴实而戏剧化的:谁叫你的色鬼老爸整晚不让我睡觉呢?“色鬼老爸”的早早离开,孩子们就成了母亲唯一的精神支柱。甚至,步行前往婚礼的决定,也是母亲一个人静坐在家中为此事而焦虑的恍惚状态中,闻听到丈夫的叮嘱而作出的。几乎所有人都劝阻过,并不相信这个愿望能够实现,只有一个例外——一个住在附近的怪人,整天伫立在田野上的稻草人之间望着天空若有所思。母亲的善良安抚了他的心灵,他的鼓励和帮助也让母亲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一路上,两个陪伴同行的儿子不停地争吵,几度让母亲流泪。然而儿子们并不是不爱自己的母亲:当母亲怜惜地说小儿子太瘦了的时候,小儿子偷偷地躲到树丛中潸然泪下。当母亲因为大儿子总对着看不惯的弟弟撒气而奔向雨中时,大儿子默默地低下头去为母亲系好了松开的鞋带……就是这些朴实的情节构筑了全篇的格调。有许多细节蕴涵了作为母亲的老年人对人生的思索和留恋。旅程开始,经过皴裂斑驳的山崖,母亲对儿子们说:这些石头和人一样,就象人老了会有皱纹。看见人家种的花,母亲停下脚步,爱惜地抚摩着那些花朵,对着它们自言自语着:蓝色的红色的就像新婚被上的锦绣,黄色的是小鸡,你们看我的褶子,看我还美丽吗?……花儿为什么总是从里向外开?

  人生是短暂的,谁也不企望什么能够永恒:包括青春、友谊和亲情。但是人们可以留念,可以祝福,可以用自己的行动作为语言去倾诉和记录。旅程中有些意外的点缀:经过一段山坡时,路边一群由白发苍苍的老年人组成的乐队在蓝天白云下尽情地表演,他们用音乐,母亲和她的孩子们用微笑和挥手,互相默默地沟通和祝愿。——像是些华美的音符,为母亲的征途奏响绚丽的乐章。

  面对困境,母亲总是以回忆给自己打气。她常常想起自己的丈夫——或许他有许多的缺点,但是这些都不再重要,人越是衰老,越是珍惜那些故人、自己最亲密的人,老年人怕孤独,而这份孤独无法弥补。她也想起自己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光:即将出嫁的女儿曾经在家里教她识字,女儿故意冲外面喊着:我的妈妈开始学字啦!母亲则连连阻止生怕丢人,那一刻母亲认真的表情象孩子一样。还有一个女儿,在她皈依佛门的那天里,母亲看着她剃度,然后在归家的路上放声痛哭,为自己再不能尽一个母亲的责任,为一份母爱的缺场而悲伤:或许,这也更加鼓舞她此行的信念。

  300多里的路程,其间要翻越高山、涉过大河、横渡索桥,还有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当母亲终于到达,面对着路口的儿女子孙,可以想象那是怎样的心情:掩饰不住的欣慰的笑意。

  电影秉承了一贯的韩国影片的唯美风格:清新的格调、幽雅的田园风光、细腻的心理描写和人物刻画、不时幽默一番的“跳进跳出”的语言对白。在整个叙述过程中,那种温馨、朴实和平白的气氛和节奏始终感染着我,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但是却直抵你的心底,你的视觉和情感缓缓地紧随着母亲的脚步,直至最后所有的牵挂与浅浅的忧伤化为抵达重点时的喜悦,然而这喜悦是短暂的,代之而来的是久久挥之不去的哀伤:影片结尾时,在小女儿幸福的婚礼上,母亲心力憔悴,坐在椅子上悄悄地走了,她已经心满意足,面容平静而安详。

  作为新娘的小女儿正在接受牧师的祝福,她没有注意到妈妈已经离去。席间,只有那个得到母亲特别允许来参加婚礼的乡间怪人观察到了这一切。他兴奋的表情在那一刻变得庄严而凝重,他默默地摘下头上的那顶破草帽,向合上双眼的母亲致敬。身为出家人的大女儿也赶到了婚礼,却面对着母亲的逝去,已是泣不成声。

  一条远路,妈妈的路,承载了母爱的深情。乐曲到了尾声:依然是来时的路,两边翻滚的碧绿的麦浪,天边静静的风和悠然的云。最懂得母亲的,或许不是女儿,也不是儿子们,而是那个怪人——他一个人骑着自行车沿着母亲的路返回,边走边唱……

(2005年6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