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汁花菜与私房花菜碎
(2010-05-30 14:44:43)
标签:
美食 |
今天读到一段报道:“花菜对杀死导致胃癌的幽门是螺旋菌具有神奇功效。”……“有些人皮肤一旦受到小小的碰撞和伤害就会变得青一块紫一块的,这是因为体内缺乏维生素K的缘故。补充的最佳途径就是多吃花菜,能使血管壁加强,不容易破裂。”我胃不好,又如文中所说极易起“乌青块”,我那么喜欢吃花菜,大概是身体自然选择的结果。
清炒花菜,花菜炒肉片,开洋炒花菜,香菇炒花菜,腊肉炒花菜,茄汁花菜,我一个人能空口吃掉整整一大颗。因为喜欢,渐渐归纳出一套挑选本地花菜的独门秘笈,能在市面上良莠不齐的花菜中甄选出精品。
先是鉴貌,花菜要选大的,一棵最好在两、三斤左右,拿在手上沉甸甸,花冠上颗颗小蕾生长充分,凸起明显。有的花菜个头小,掂着倒也坠手,但花冠表面平坦模糊,则是加了过多催生素,已经长僵了的花菜。那样的花菜,用手掰,纹丝不动,要用刀劈,一经烧煮却又糊烂,全无筋骨,亦无香味,一股淡水气。
其次辩色,本地花菜花冠奶黄色,色面苍白则不行,有人觉得这样形容太抽象,那么就反过来剥开菜叶,看看花菜茎,本地花菜的茎必定是绿色的,那种独特的绿几乎有点像夜光表发出的那种浅绿荧光,是本地花菜身份的证明。花冠上有棕黑色霉斑,是不新鲜或存储不当的标志,但如果有极浅的棕色痕迹则是阳光照射形成的晒斑,正说明这花菜不是大棚菜,是承受阳光雨露的好花菜。
福建出产一种花菜,茎极长,花序较散,长得真就如同一束花样,名副其实。水份含量不及本地花菜高,也是花菜中的佳品,江南市场上并不多见。燕子南下探亲,就会给我带回好几大棵尝鲜。
花菜掰成一朵朵,顶端直径一圆硬币大小,不妨连上一、两公分的菜茎,本地花菜的菜茎也是很好吃的,甚至可以单独拿来切片做凉拌菜或者川式泡菜。
炒花菜一般都要先焯水,焯水时最好先加点盐以入味。这本地花菜一经沸水,立刻腾起一股花菜的清香,绿色的花茎也变得更加鲜明、水灵、精神。嫩黄花朵在水中轻快地翻滚,每一朵似乎都在迫不及待地欢呼:快来吃我吧!快来吃我吧!
茄汁花菜所用的番茄要选平顶的雌番茄,取其汁液丰富。番茄有雌雄,其实苹果,生梨都有雌雄,两者口感大不相同,这是题外话不在此文展开。
番茄去皮切碎,入油锅煸出汁水,倒入花菜翻炒,加盐,糖,焖一两分钟收汁起锅,酸甜可口,清新开胃。如果调味时加一些番茄沙司与帕玛森芝士粉,则醇厚浓郁别有一番西洋风味。
将花菜掰得如黄豆般极细小,与七分精三分肥的肉糜,金华火腿纯精上方碎末,冬笋中段指甲片同炒,撒葱花适量,加清鸡汤起薄芡略烩一烩,是我的私房花菜碎。花菜如此炮制,很有点《红楼梦》“茄鲞”的排场,但吃起来却不会有刘姥姥那般的感叹:“別哄我,茄子跑出这味儿來,我們也不用种粮食了,只种茄子了。”各种配料在向花菜贡献了鲜美的同时,并不唐突花菜质朴的淡香与咀嚼时的乐趣。单凭这一道花菜,配上丝苗白饭,胃口稍佳者,连罄两、三碗,根本等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