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的比赛,本场华阴迷胡的精英传承人是张菊玲老太太。
先说张菊玲老太太,演唱《白毛女》和《血泪仇》两段唱,两段唱都是没有唱过的新唱段。其他选手多以稳中取胜的心态,演唱拿手的老唱段,老太太能带来两段全新的唱段,反映了她足够的自信与实力。唱腔洒脱,苍劲有力,高亢中不乏细腻,表演也比较专业规范,为不可多得的眉户女唱男角好演员。
再说罕见的花脸选手姚民学,演唱《古城会》和《华容道》。非常难得的眉户花脸选手,行腔很自如,吐字基本清晰。面部表情很可爱,让人觉得人物就应该是这样,这就是自信和实力带来的感染力。需要指出的是《华容道》这个段子的名称,字幕和老先生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第一次演唱的时候,老先生说是《华容道》,字幕打的是《捉放曹》;这一次老先生说是《捉放曹》,字幕又改回了《华容道》。
赵宪臣老先生,演唱《郑丹哭祠》,嗓子条件好,演唱很老道,存在的问题是吐字不够清晰,行腔不够圆润,激情中细腻不够,虽然演唱和表演都很卖力,但是感染力大受影响了。
严高社老先生,演唱《临潼山》,第三次听这段唱了,应该说这段唱是老先生最拿手的唱段了。炸音不刺耳,有一种特殊迷人的音质美。存在的问题是吐字不够清晰,音裹字了。应该是先吐字,再行腔,把每个字处理的完美,每句唱处理的细腻。
6月14日的比赛,本场华阴迷胡精英传承人是党光第、张高文两位老先生。
先说这两位可爱可敬的老先生。
党光第老先生,场场给我们带来惊喜。揭榜赛演唱《百戏图》,荣誉战演唱《争先锋》、《月明楼》,精英赛演唱《伯牙摔琴》、《太白醉骂安禄山》。如果说前面几场段子以闹戏为主,这场两段,一悲一喜,一正一闹。特别是《伯牙摔琴》,细腻的情绪把握,精湛的舞台呈现,充分体现了老先生对艺术的敬畏。
张高文老先生,揭榜赛演唱《血泪仇》,荣誉战和精英赛演唱的都是《集会》和《五更鸟》。虽然年纪大了,但是声音依然清脆,节奏把握准确,表演诙谐,很多戏迷都特别欣赏《五更鸟》,对鸟叫的模仿达到了惟妙惟肖的高度;其实这段《集会》的演唱,也相当有功力,卖杂货的叫卖身和男女生的转化都比较好。
再说其他两位参赛选手。
段万选,演唱《郑丹哭祠》,相比较其他选手,他的演唱更接近新眉户一些,但是这段唱也在尽量的回归传统。其实改良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改良。如何将传统与现代有有机的结合,才是我们要探讨的话题。华阴迷胡只能演老戏吗?我想不是的,不能人为的束缚华阴迷胡的发展。
宁高战,演唱《周子清回府》,嗓子条件宽展,声音有磁性,拖腔很有韵味,表演也基本得体。确定是眼睛的运用,基本看不到眼睛放光的作用。年龄是他的优势,这个年龄正是演员的黄金时代。要以这次大赛为契机,挖掘更多的华阴迷胡好戏,再创华阴迷胡的辉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