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祁又一
祁又一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5,613
  • 关注人气:8,5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不出来标题,没有什么可称之为主题的东西

(2007-04-25 13:08:10)
鸣谢科尔沁夫邀请我去参加那个综艺节目!很有趣的一个事儿,长了见识,对创作颇为有利。
另,三眼虎的故事写完了,过些日子改成小说了再贴出来吧。
再另,这两天陪我们家那谁在家养病呢,待养好了再出门会见诸位大佬。
再再另,贴一个给老徐网刊写的稿子,想看更多好稿,可去她的博客下载《开啦》网刊,免费的。
 

十五的月亮和洪湖赤卫队

祁又一

其实照我看呢,《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前面几集意思不大,真正值回票价是从主人公诸君子去三里河那片儿打群架开始的,当时的场面蔚为壮观、动机蔚为愚蠢,确实挺青春的。不过打群架蹲号子这些事儿应该还不是该剧真正的价值所在,毕竟《动物凶猛》及其后续产品《阳光灿烂的日子》已经描述过类似东西了。《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真正让我乐出声的段落是高阳带着几个兄弟去北海公园碴琴,一帮自认为时髦的小伙子面对面站着弹箱琴,你一首我一首,谁接不下去了谁就认栽了,以前只能在相关文献里见着的历史知识如今终于在电视里看着了,太逗了。读者大人们或许不知,如今我国所谓的民谣吉他大师,十个里有九个是当年在玉渊坛公园这种地方碴琴碴出来的,所碴项目当然不局限于箱琴弹唱,高阶一点儿的都是比大段儿大段儿的solo和古典吉他曲目。虽然那会儿一把红棉吉他的售价往往相当于这帮小伙子一个甚至几个月的工资,但是在比较万众瞩目的碴琴比赛中比输了的人,常有当场砸琴以示自己虽然输了但依然是条汉子的主儿。

通片看下来,最令我感动的是李白玲在广州歌厅唱《十五的月亮》那段儿。80年代,眼看着经济大潮滚滚而来,这帮将军的女儿、大校的儿子光凭着血统高贵混不下去了,得去广州跟一帮搞走私生意的土鳖倒电视机,这帮人虽然人人心里都揣着满腔的高傲,可偏偏处处都得受制于那帮广东瘪三。李白玲跟这帮广东瘪三混得比较熟,其中涉及一些沟沟坎坎,受到了北京方面的同志们的一致怀疑与谴责,但是她上台去唱了一首《十五的月亮》。整个歌厅都安静了,革命时代的高贵气息在那个唯利是图的广州歌厅重新弥漫开来,稍微有点儿文艺理解能力的人看到这会儿都该明白了,李白玲还是个出淤泥而不染、心里揣着高傲的将军的女儿。冯裤子当时听哭了,别人损他,说冯裤子你丫眼泪真不值钱,冯裤子说你不知道,你没在猫耳洞里蹲过。

类似的情况我跟我妈也遇上过一次。那天也不知道是哪根神经不对,我陪着我妈一起看完了电视里放的《洪湖赤卫队》。当看到韩英和她娘在牢房里相遇一段儿的时候,我妈说她以前上学的时候还演过韩英呢,然后就跟着电视里一起唱,唱着唱着我听声音不对,偷偷看了我妈一眼,她老人家竟然哭了。我妈说她很怀念《洪湖赤卫队》的年代,因为那个时候出来的人都特别单纯、特别理想主义。我当时就颇不厚道地指出,您知道什么叫高压政治下的愚众吗?我怎么没看出来您以及您这代人对锅碗瓢盆之外的世界投入了特别多的热情呢?我妈当时有点儿无言以对,只说了一句你没经历过你不知道。

这话我妈说得跟冯裤子有点儿像,没经历过的没有发言权。不论曾经的一场战争和一个时代以现在的眼光看合理与否,你都没法儿否认那个时候的年轻人是正确的。年轻人永远是愚蠢的,年轻人也永远是正确的,这道理古今一般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