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莫里斯·梅特林克《花的智慧》读后感及读书笔记三

标签:
(比)莫里斯·梅特林克《花的智慧》文化诺贝尔文学奖十步芳草 |
分类: 读后感、观后感(Review) |
(比利时)莫里斯·梅特林克《花的智慧》读后感:
《运气的神殿》读书笔记:
实际上,按照赌徒们的所能理解的程度来说吧,运气之神并不存在的。他们所崇拜的只是一个谎言而已,这位受崇拜者在每个人面前呈现出不同的样貌。每个人都向他求助,按照运气之神形成自己的定律,习惯、甚至喜好,而实际上以整体而言,这些定律、习惯和喜好完全彼此矛盾,是纯粹的空想,对某些人而言,运气之神青睐某些数字。对其他人来说,运气之神遵循着某些容易掌握的韵律。有些人认为运气本身包含着某种正义,这种正义最终会实现机会均等、价值均等。最后,对某些人而言,运气之神不可能为了庄家的利益而永无限期地眷顾某指定系列的简单机会。
作者简介:
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 Maeterlinck,1862-1949年),比利时剧作家、诗人、散文家。他的作品美妙而极具神秘色彩,同时也不乏科学论证。在他笔下,科学和诗意已然融为一体,哲学和美也并不相悖。
梅特林克的主要作品有:剧作《盲人》《青鸟》,散文集《双重的花园》《死亡》《蚂蚁的生活》等。
1911年他凭借其伟大的文学活动及《花的智慧》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360百科链接:http://baike.haosou.com/doc/8231707-8548696.html
以下摘自360百科:
生平经历
http://i2.qhimg.com/dr/200__/t0105ec8c8e4ca7dbb6.jpg
比利时剧作家,用法语写作。1862年 8月29日生于根特。父亲喜爱园艺和养蜂,对日后梅特林克的情趣和爱好有很大影响。梅特林克12岁入号称比利时作家摇篮的圣-巴尔贝耶稣学校读书,毕业后,遵照父亲的意旨,入大学法科读书,并加入律师公会,1886年去巴黎进修法律,在那里结识了法国象征派诗人,开始发表诗歌。1889年发表诗集《暖房》和剧本《马兰纳公主》。次年发表独幕剧《不速之客》和《盲人》。从开始写作剧本至1896年,共发表8部剧本。《普莱雅斯与梅丽桑德》是他的优秀剧作,为象征主义戏剧赢得了观众。1896年梅特林克移居巴黎。这时,他已成为风行一时的象征主义文学在剧坛上的代表。1911年,梅特林克获诺贝尔文学奖。1896~1914年,梅特林克发表的主要剧本有《阿丽安娜与蓝胡子》(1902)、《莫纳·娃娜》(1902)、《青鸟》(1907)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梅特林克创作了剧本《斯蒂尔蒙德市长》(发表于1919年),反对德国占领。1921年他被选入比利时王家学院,1932年获伯爵爵位。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流亡美国。1947年返回法国。1949年5月5~6日夜间病逝。
梅特林克认为,宇宙是由物质的和精神的4大经验主体共同维系的。这4大经验主体是:①看得见的世界;②看不见的世界;③看得见的人;④看不见的人,即心灵。看得见的世界和看得见的人只有同看不见的世界和看不见的人合为一体,才具有实在性。但人对心灵传递的信息,对看不见的世界预示的征兆,不能理解,因为人的悟性太差。梅特林克的象征主义戏剧以这种不可知论和宿命论为基础,他的剧本常常具有悲观色彩和神秘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