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谁“对诀”
------简评十步芳草的新著《对决》
杨春生
这个猪年过得很肥。真的,这不,刚开年就好事连连,“大礼”不断。先是有幸提前阅读了由中国当代诗歌学会张同吾先生主编,北京燕山出版社既将出版的邹敬之、路也、白连春等当代十位代表诗人的十卷本自选诗集的清样本,使我尝足了一回"先读为快"的爽。接着就接到了湖北作家十步芳草(梁蓉)不远几千里送来的另一份厚礼----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刚推出的长篇小说《对决》。
十步芳草远在宜昌,与我在北京的“中国当代文学高峰论坛”上相识。是一位有着“两湖”(湖南、湖北)人帅直秉性和“两湖”女人水嫩、纤柔外表的女作家,当时给我的印象是谦和、执着,一言一语都有着一个青年作家对文字和文学所特有的敏锐和感知。
初六到十五,伴着猪年的喧嚣肥美,我有幸在推杯问盏之余泡上一壶上等的小叶苦丁,闭门,和十步芳草创作的长篇“对决”起来。
与谁“对决”?!
我是带着这个疑问开始欣赏小说的,开卷就未曾合上,一气读完。我隐隐明白了,十步芳草呕心沥血创作的这部《对诀》,浓墨重彩下地正面反映了时下众多面临高考的学生和家长们在“僵而无法回避”的现行高考制度的重压下,无奈而多彩的“迎考”生活。未曾释卷的另一个重要缘由,就是我自身也是一个高三孩子的家长,面对日复一日被即将到来的“高考”这只巨兽压得欲哭欲笑的孩子,那种无奈的心疼足以和这部小说中的某些情节产生共鸣。
很欣慰地看到十步芳草笔下塑造的一群面临着人生又一个转折点的高三的孩子是鲜活且有个性的。复线条的故事情节设计和叠加的人物性格的矩阵式互补且又不对称的发展走向,是这部长篇小说区别于其它同类小说的重要看点。
肖峰的坚忍与对命运的顽强抗争精神,正是现实中许多贫困家庭孩子的不屈奋进,与命运进行着顽强对决的缩影。
是啊,贫穷是当今社会任何国度和政府都无法回避的现实。贫困的父母不能给他们的子女带来伟岸的生命之树、华丽的生活之伞,但这些可爱的孩子,不怨命运的不公,不是自报自弃,而是高昂起青春的头颅,挺直了腰杆,勇敢的迎着生活的风雨磨炼着自己,苦心志,劳筋骨,迈开大步,走自己的路。
作者笔下的肖峰,有一种把生活的磨难视作上苍特赐的考验,在艰辛中越挫越勇的特殊人格魅力。从搓背浴池到高三课堂,夜以继日的角色转换,竟然使一个过早浸入社会大染缸的孩子,在与命运的对决中,以“人之初”的清纯,抵挡住了金钱与美色的诱惑,这对于一个还未初出茅庐的孩子来说,确有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精彩。特别在读到当肖峰拿出高中三年的全部知识积累,非常自信的走上考场准备跃出农门的一瞬,那通往梦想的天梯居然是因为面临贫困的孩子为了省两毛钱,买了支不合格的2B铅笔而导致肖峰的高考前功尽弃的悲剧情节时,我这个不惑之年的高三学生家长真的是有些动容。我在为肖峰的坎坷痛楚,更被作者娴熟的驾驭故事的能力所打动。至此我想到了美国著名评论家庞德说过的一句话:“我相信技巧,他是对一个人的真诚的考验。”是啊,在充分领略作家给我们带来的阅读愉悦之余,我们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在对肖峰这个人物的塑造上,十步芳草是真诚的,而正是基于这种真诚,才使肖峰的形象更加鲜活,对命运的把握才更趋合理,才演绎出了面对几乎毁灭的高考打击,他居然能够重新振作起来勇敢的和命运对决,勇敢的和纷乱的现实对决的昂扬结局。从肖峰这个人物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得出十步芳草用一个母亲、教师、女作家的复杂情感所表现出的对市场经济条件下,那些贫困学生的偏爱和祈望。
兰晶,是十步芳草花重笔塑造的另一个与肖峰有着不同命运的幸运女孩子。看到兰晶被十步芳草塑造得单纯到水晶一样的透明的形象时。我不由得会心一笑,是的,从内心里讲,这有点儿象我的女儿。单纯得象个天使,从来没有把父母为她安排好的一切放在脸上,优越的家境,对她视若珍宝呵护的爸爸妈妈,她拥有着所有孩子梦想的一切,但是她依然倔强的要凭自己的真实成绩考上大学,她和任何一个普通孩子一样,每天顶着星星走,伴着月亮归,在通往梦想的天梯上点灯熬油,奋力攀爬。十步芳草独具匠心的让兰晶和肖峰结成学习对子,看似一种贫与富,简单与复杂的碰撞,透过沁着墨香的故事细品下去,两个孩子们之间间或激起的朦胧美好的情感火花,或许正是作者比较欣赏和经常忆起的初恋的滋味吧?妙就妙在十步芳草并没有沿袭眼下文坛盛行的对少男少女初萌的情感的过于直露的写法,而是让这两个孩子在通往人生另一个节梯的过程中彼此平行着往前走,纯洁的萌动烘托着纯洁的行为,这种“只留心香”的绝妙结构大大提高了这部作品的艺术品味。
纵观全书,通篇弥漫着青春的萌动、命运的挣扎、理想的追求、爱恨的尴尬;除了肖峰和兰晶,我们还欣慰的看到诸如吴雪、李华等高三学生的群像跃然上纸,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确有可圈可点和进一步打磨的商榷之处。
小说除了调动笔力,精心钩画了一群面临高考的孩子面对高考重压不屈抗争的多彩画面外,还用近似于白描的手法,写出了几位拥有不同社会背景的学生家长,对孩子采取的不同教育方法以及自身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在对高三(2)班两位老师,班主任殷实和语文老师黄莉莉对事业、生活、爱情的态度把握上,也是不惜笔墨,倾注心血的。
整部小说一气呵成,气韵绵长。不愧是一部反映现行高考制度下,人与人之间,人与命运之间,学生、家长、教师、社会与现行高考和教育制度之间一场场你死我活的有形和无形“对诀”的颇具大气的作品。
2007年2月初稿
2007年3月定稿于六步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