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鱼片,美人舌
关于吃,我这人头脑比较简单,一贯认为贵的东西就是好东西。
我的价值观就是:大鱼大肉比青菜萝卜好,燕窝鱼翅比大鱼大肉好。倘若这时有高人告诉我,其实燕窝鱼翅没什么意思,白菜帮子才有至味,我是决计不信宁死不从的。别跟我拽什么哲学谈什么价值观,兄弟我就是小农意识到底。只选贵的!不选对的!
一般来说,生吃的肉制菜肴都比较贵。例如醉虾醉蟹,牡蛎生壕等等,都是我的所爱。据说小时候我曽经在妈妈切猪肉的时候偷了几条生吃了―――这事我不记得了,但应该还是比较可信的。因为还有一个旁证,另一次家里买了一桶鳝鱼,我抓起一条就活活的往喉咙里塞,这事我记忆犹新。前几年在北京出差,生牛羊肉我都试过,都不错。
我还算不得生猛的。我最佩服樊哙,这厮居然在鸿门宴上当众啃了一只生猪肘,当场把杀人不眨眼的项羽都吓着了。从此,樊哙和那只猪肘一道名垂青史。我窃想,那只被啖的猪若是泉下有知,也会大呼“痛快!”“死得其所!”“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之类的壮语。
所以说古人就是牛。在下虽粗鄙,但面对一只生猪肘还是万万不敢下牙的。生食中,在下最爱的是生鱼片。
生鱼片是优美的。
色宜人,或红,或白。红的如胭脂,白的似雪。
态宜人,静悄悄地躺在冰盘中,齐整而雍容,如停云,如止水,令人肃然。
味宜人,粉嫩如美人舌,细腻如冰淇淋。入口消融,继而销魂。
生鱼片是个统称,在古代任何鱼均可片之,以鲈鱼鲤鱼为上。现代以深海鱼类为主。有三文鱼、旗鱼、鲈鱼、鲔鱼等。甚至还包括了海胆虾、龙虾、鲍鱼、牡蛎、赤贝、北极贝等贝类甲壳类,也可唤作“刺身”。
生鱼片很讲究刀工。切生鱼片有个专用术语:“斫脍”。
古诗有云:“随刀雪落惊飞缕”。飞缕之薄,轻可吹起。据传,有一位名叫南孝廉的脍刀手,刀功深不可测,他斫脍时,“操刀响捷,若合节奏”。有一次他当众表演刀艺,突然间天昏地黑,狂风暴雨扑面而来,一声惊雷响过之後,生鱼片全部化成蝴蝶飞走。想想。真美!
古人以薄为美,但现代的生鱼片不一定要片薄才好,要根据材料的不同采取相应的片法,但一定要斫得快,斫得齐整。最讲究的片法是,不但鱼要冰镇,连片刀也要冰镇,甚至厨师的手也要不停地泡冰水,为的是尽可能地不让热力影响到鱼肉本身的鲜味。
我第一次吃的是鲈鱼。上菜的时候,那鱼在桌上跟开了花似的。我有点纳闷:鱼肉?生的?能吃吗?我约莫记得辛稼轩写过一句“鲈鱼堪脍”。脍,指的就是把肉切细了。还记得一句范仲淹老师的“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在下虽不才,却从小就有点人文情怀,对辛老师和范老师的见解一贯是服气的,可心里还是有些犹豫。这时旁边人说了:“这是条野生的淞江四腮鲈,可不便宜。”不便宜?人文情怀和小农意识一起涌上我的心头,顿时交集。于是,我下了一筷。
这一筷,使我数年不得安生。
缘何?因为这一筷使我的味觉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新的境界,而这新的领域新的境界并不能让我为所欲为。譬如见了个绝世美人,您一见钟情,但您自惭形秽,一时半会没法获取她的欢心。您既觉得新鲜和快乐,又感到痛苦和无奈。您还没明白?那我更进一步解释:这盘生鱼片好吃极了,但我受过的教育告诉我,好菜也得让别人也尝尝,所以我不能一个人全吃了。
从此,我立下宏愿,一定要狂吃一回生鱼片。
之后,我接受过无数次宴请也宴请过无数人。偶尔席上也会出现这道生鱼片,但每次都只是浅尝辄止,从未能大快朵颐。我还见过邻座有个点了十盘生鱼片下火锅的蠢物,真他妈拿豆包不当干粮。
有看官问了,你丫那么喜欢生鱼片,干吗不自己掏钱吃一回狠的?这个问题我也想过,长沙城有海鲜楼推出特价海鲜,生鱼片也就几十元一份,我咬一咬牙,点个十份八份也是吃得起的,但那就没意思了。我一贯认为有钱的人未必能过得比我幸福。对于有钱人来说,生鱼片是个使唤惯了随叫随到的下人。而对于我来说,生鱼片就是一年难得见几回的亲人。相约不如偶遇,求见不如遇见。所以,我要把这“馋”养着。人生嘛,没个追求,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亲人们大团聚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那是在1999年的某个黄道吉日。某友结婚,请我做督官,古道热肠的我当然义不容辞。喜宴订在一家五星级酒店,四十桌,主打菜是乳猪和三纹鱼。忙乎了半日,我粒米未进。客人渐渐散了,我开始组织人马收拾残局。这时,我发现很多桌上的三纹鱼刺身几乎没人动筷。事出意外我惊喜莫名,时不宜迟我当机立断。三言两语把杂务吩咐完毕,然后叫服务员把没动过的刺身都端到一号桌。很快,二十几盘三纹鱼围着我,我在丛中笑。
几个留下来聊天斗酒的朋友,瞧着好玩,都围拢过来。我虚让了一回,无人敢应。我窃喜,道了声:“那我就不客气了。”遂用紫苏叶子裹起蘸了芥末的生鱼片大吃起来。大家觉得奇怪,其实很多人都把紫苏叶和红姜当成装饰点缀,其实大谬。芥末、紫苏叶、红姜,加上白萝卜丝,都是生鱼片的佐料,各有散寒解毒,消食化积之功效。一顿刺身大餐有这四味中药相佐,才算是中正平和。
那天的芥末绿得可爱,辣得过瘾。个人浅见,芥末以有劲为上品。那天的生抽很鲜,但我知道不宜多蘸,否则会盖住鱼肉本身的鲜味,得不偿失。那天镇着冰的鱼肉还很新鲜,片得也齐整,我谨代表主家以及我的味蕾感谢大厨二厨和三厨。那天,我没辜负三纹鱼,三纹鱼也没辜负我。
那天,我出得门来,只觉得天高云淡。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