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穆罕穆德二世,威尼斯画家真蒂莱·贝利尼(GentileBellini,1429-1507,他是由威尼斯政府派往伊斯坦布尔为苏丹作画的)绘制
穆罕穆德的死至今是个未解之谜。从他的症状上看,似乎是遭到了毒害。御医哈米德丁显然最具嫌疑,四年后他在埃迪尔内暴毙,人们传言他是被新任苏丹巴耶济德二世赐死的。过去威尼斯人曾经多次尝试暗杀穆罕穆德二世,但均未得手。1481年苏丹的蹊跷离世应该并非威尼斯人的手笔,幕后的黑手更像来自于土耳其宫廷之中。穆罕穆德二世膝下有两位王子——巴耶济德与杰姆(他的长子多年前因犯罪已经被苏丹处死),生前他尚未公开立储,不过人们一般相信苏丹更偏爱幼子杰姆。因为杰姆勇武善战,俨然是青年时代穆罕穆德的翻版;而巴耶济德则显得过于老成持重。苏丹分别委任两位王子为阿马西亚、卡拉曼总督,以此对外昭示公平,但王子们对父亲的偏好其实了然于胸。虽然欧洲人更相信穆罕穆德未竟的远征是针对罗德岛医院骑士团,但土耳其国内的传言却说,苏丹此番讨伐的目标竟是王子巴耶济德治下的阿马西亚。早在4月上旬,巴耶济德就从伊斯坦布尔接到密报,大维齐卡拉曼尼·穆罕穆德(Karamani Mehmed)正在竭力游说苏丹册立杰姆为储君,因此,当父亲患病后,他买通御医孤注一掷,似乎也“合情合理”。但随着哈米德丁之死,穆罕穆德二世的驾崩也随即成为了一桩永远的历史悬案。
巴耶济德二世
杰姆王子
卡拉曼尼·穆罕穆德利用自己的权力,对政府和军队隐瞒了苏丹的死讯,同时秘密派出使节通知杰姆火速返回首都即位。杰姆不仅早前得到了父亲的青睐,而且获得了大批土耳其贵族的拥护;但巴耶济德在德米舍梅新贵中不乏拥趸,最关键的是,卡皮库鲁禁军(尤其是土耳其新军)心系于他。双方可谓势均力敌。然而,穆罕穆德二世多年的穷兵黩武已经让臣民身心俱疲,人心向背才是两位王子决胜的关键砝码。民众素来听闻杰姆尚武好斗,唯恐他的登基会出现又一位“征服者”,相反,巴耶济德却具备谦和温良的品质,于是他渐渐赢得了民心。土耳其新军在首都发觉主人已经去世,便将满腔怒火发泄在欺骗他们的大维齐身上。混乱之下,卡拉曼尼·穆罕穆德最终身首异处,暴动的新军洗劫了伊斯坦布尔的犹太人和基督徒社区,同时派员迎接巴耶济德即位。而之前大维齐派出的信使均遭到了巴耶济德支持者的逮捕。1481年5月21日,巴耶济德顺利成为了新一任苏丹,即巴耶济德二世。
由于禁军的干预,杰姆失去了眼看到手的皇位,不甘失败的他在一周后于布尔萨自行宣布为安纳托利亚的苏丹,与兄长分庭抗礼。原本他建议与巴耶济德平分帝国,但后者在盖迪克·艾哈迈德(Gedik Ahmed)帕夏的鼓励之下,决心维护帝国的统一。6月20日,两位兄弟最终兵戎相见,巴耶济德掌握的禁卫军在士气和素质上压倒了对手,杰姆与其残部不得不流亡马穆鲁克王朝。虽然遭遇了惨败,但杰姆对帝位的要求并未停歇,流亡生涯中他一直图谋东山再起,从而成为令巴耶济德二世夜不能寐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来年6月,杰姆在马穆鲁克扶持下组建的远征军一度进逼安卡拉,但旋即再度被巴耶济德挫败。走投无路的杰姆竟向医院骑士团大团长皮埃尔·德·欧比松提出了避难的请求,欧比松很快派出海军将杰姆迎回罗德岛,他甚至为奥斯曼王子举行了隆重的宴会,二人在酒席上言笑甚欢(在博德鲁姆城堡,至今还收藏者展现大团长宴请杰姆王子的画作)。不过,大团长并非真心地要援助杰姆复辟。他仔细对比权衡了两位奥斯曼王子的个性与特长,甚至如果将杰姆放虎归山恐怕会成为骑士团的心腹之患;而巴耶济德厌恶暴力,他的爱好是兴建华美的清真寺而非东征西讨,因此骑士团反倒有可能与他谋求和谐共存之道。杰姆是皮埃尔·德·欧比松手上的一根筹码,随时可用于交换骑士团亟需的利益。很快,巴耶济德便听闻了弟弟投奔奥斯曼帝国宿敌的消息,他不愿兴师问罪,而是派出密使向大团长表示,只要将杰姆驱逐,苏丹便会为罗德岛骑士提供高达30000达克特的谢礼,同时也将与骑士团化干戈为玉帛。欧比松立即抓住了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1482年9月1日,杰姆被礼送出境,流亡法国(他去世于1495年,可能是巴耶济德派人投毒的结果)。当年年底,奥斯曼帝国与医院骑士团正式缔结和约,为了表示感谢与尊重,巴耶济德二世甚至赠给了医院骑士团两件圣物:施洗者约翰的右臂以及耶稣的荆棘冠。医院骑士团终于获得了休养生息的时间。
参考文献:
Franz Babinger ,Mehmed the Conqueror and His Time,pp.4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