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1676年,马尔科的人生迎来了转折,在一次布道中,他竟治愈了一位瘫痪在床13年的修女。此举令他名声鹊起,各地的病患纷至沓来,请求他显示神迹。甚至神圣罗马皇帝利奥波德一世也听说了马尔科的奇迹,皇帝正苦于膝下无子,便将他作为贵宾请入宫廷中。两年后皇后果然诞下一子,这就是后来的约瑟夫一世皇帝。从此马尔科圣眷优渥,青云直上,成为了皇帝身边重要的幕僚。
利奥波德皇帝并非昏君,也有意建立一番伟业,但他最大的缺陷是性格软弱,优柔寡断;而马尔科的性格与他恰恰相反。神父处事坚毅果断,雷厉风行,并且饱含宗教热忱,对利奥波德是绝佳的互补。不论是政治、经济、宗教还是军事议题,皇帝都常常咨询马尔科的意见。1680年代哈布斯堡王朝与奥斯曼帝国的20年停战协定即将到期,战争阴云密布。值此多事之秋,教皇英诺森十一世任命马尔科为他的全权特使,负责合纵连横,构筑反奥斯曼帝国的神圣联盟。马尔科以他充沛的精力,巧舌如簧的辩才以及白璧无瑕的人格,出色完成了使命。让教皇国、哈布斯堡王朝、神圣罗马帝国各诸侯以及波兰王国得以团结起来,最终在1683年的维也纳大围攻中,击败了土耳其人,确保了中欧的安全,并导致土耳其帝国由盛转衰。
在随后基督教军队的反攻中,马尔科也随军出行,发挥了“政委”的作用,鼓舞军队士气。他亲自参与了1686年的布达战役和1688年对贝尔格莱德的围攻。马尔科反对滥用暴力,有一颗仁爱之心。例如在贝尔格莱德战役中,他凭一己之力解救了数百穆斯林战俘,使他们免遭屠戮。因此他受到了敌我双方的普遍尊敬。
1699年,马尔科因癌症在维也纳逝世。2003年,教皇保禄二世为他行宣福礼,今天在维也纳,立有他的纪念雕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