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曼帝国苏丹的图格拉(花押)

标签:
奥斯曼苏丹花押文化 |
分类: 废弃花园 |
奥斯曼帝国苏丹的花押(奥斯曼土耳其语:طغراء;Ṭuğrā,音译“图格拉”)是奥斯曼帝国苏丹独有的书法签名或印章,这种花押会附加在所有的官方文件和信函上,同时也作为苏丹统治的象征铸造在钱币上。
花押最初出自苏丹本人的手笔,再经由宫廷的画师书写在文件上,这种风格最初为奥尔汗一世所确立,之后的苏丹皆有自己专属的花押。奥斯曼帝国共有36任苏丹,除最后一任外,每任苏丹均有自己的独特花押。
(苏丹的徽章,居中的为花押。上图盾徽由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1882年设计)
由于一切诏书与重要帝国文件,均需苏丹签署花押方可生效,因此图格拉不仅仅是苏丹的签名,还起到了某种“国玺”的作用,甚至是苏丹与帝国的象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此外,由于花押最初须由苏丹本人设计并手书,因此,也是伊斯兰书法的一种,具有独特艺术价值。现代的一些名人在书法中也常常借用花押的形式,如彼得一世、明仁天皇、普京等。
花押的构造有严格规定,一般需包含以下几部分:
sere -
奥斯曼帝国苏丹的名字,写在花押的底部位置。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写法,奥尔汗一世的时候,只是写上“奥尔汗,奥斯曼之子”,以后也有加上敬语和祈祷语的。
beyze -
在阿拉伯语中是“卵”的意思,也就是位于花押左部的两道环线,有一种解释认为这两道环线表示的是奥斯曼帝国国境的两座海洋,外侧的大环线代表的是地中海,内侧的小环线代表的是黑海。
tuğ - “旗杆”是在中央位置的三道垂直线,代表独立的意思。
zülfe -
“风”是穿过“旗杆”的S形曲线,阿拉伯文字的书写方式是从右向左的,表示风由东向西,结合“旗杆”以象征奥斯曼帝国的前进历程。
hançer - “宝剑”是位于右边的展延线,代表权力和威望。
以下列举若干苏丹的花押:
(马哈茂德二世的花押,含笔画顺序)
由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影响力,周边一些国家也形成了使用花押的传统。下图为莫卧尔帝国皇帝诏书。居中正方形的印章为其花押:
1922年,土耳其革命之后,共和国成立,苏丹被罢黜,苏丹花押也结束了其神圣的历史,今只作为一种书法艺术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