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骑士团与苏勒战役

标签:
宝剑骑士团苏勒战役利沃尼亚杂谈 |
分类: 废弃花园 |
1202年,里加的阿尔伯特主教建立军事修会宝剑利沃尼亚兄弟骑士团(拉丁语:Fratres militiæ Christi
Livoniae,德语:Schwertbrüderorden);
1204年,教宗诺森三世批准了这一骑士团的建立。骑士团的成员包括德意志的
“战僧”。骑士团的其他名称为基督骑士,宝剑兄弟和利沃尼亚的基督义勇军。在1236年在苏勒战役被萨莫吉希亚人击败后,幸存的骑士团成员被并入条顿骑士团,并形成一个独立的分支,被称为利沃尼亚骑士团
里加主教(或称为利沃尼亚王子主教)阿尔伯特,成立了兄弟会以协助利沃尼亚主教区令利沃尼亚人,拉特加利亚人和瑟洛尼亚人这些生活在通往里加湾向东的古商道周围的异教徒昄依基督教。从它的创办可以看出,纪律散漫的骑士团趋向于忽视其与主教的隶属身份。在1218年阿尔伯特要求国王丹麦的瓦尔德马二世的援助,但瓦尔德马和兄弟会签署协议,让他们占领爱沙尼亚北部以替代其援助请求。
兄弟会的总部设在位于当今爱沙尼亚的费林(维尔扬迪),在那里大团长的城堡城墙依然屹立。其他城堡位于文登(切斯),西格沃德(西古德),阿施拉登(埃兹卡乌克)。费林,格尔丁根(库尔迪加), 马里恩堡(阿鲁克斯尼),日瓦尔(塔林)的指挥官和维森斯特因(派德)的法院执行官为大团长的随从。
1232年11月24日,额我略九世在他的信件中要骑士团在诺夫哥罗德进攻中保卫芬兰。然而,没有任何关于骑士团在芬兰可能令其幸免于难的行动的文献(瑞典最终在1249年第二次瑞典十字军入侵期间占领芬兰)。
在1236年的苏勒战役中,立陶宛人和萨莫吉希亚人杀死了骑士团的大部分人马。这次灾难让幸存下来的骑士团人马在翌年被并入条顿骑士团,并从另一个角度看,他们从此被称为利沃尼亚骑士团。不管怎样,他们继续作为条顿骑士团的独立分支在各个方面发挥职能(条例,服装和政策),由他们自己的大团长管理(他们自己在法律上受条顿骑士团大团长管理)。
独立的宝剑骑士团有两任大团长:
温诺(冯·罗尔巴赫)1204年-1209年
沃尔奎恩(施恩克·冯·温特斯特因)1209年-1236年
关于苏勒战役:
苏勒战役(德语:Schlacht von Schaulen;拉脱维亚语:Saules kauja;立陶宛语:Saulės mūšis或Šiaulių mūšis)是1236年9月22日在宝剑骑士团和异教徒萨莫吉希亚人之间展开的一场战役。 战役中,48至60位骑士战死,其中包括利沃尼亚骑士团团长沃尔克温。这是骑士团在波罗的海沿岸遭受的最早一次大规模失利。最早在波罗的海沿岸成立的军事修士会,宝剑骑士团被彻底击败,其余部在1237年同意并入条顿骑士团。早先遭宝剑骑士团征服的库洛尼亚人、瑟米加利亚人、色洛尼亚人、奥埃塞利亚人受这场战役鼓舞,发起反抗。骑士团三十余年对道加瓦河左岸的征服所带来的成果化为乌有。为纪念这场战役,2000年立陶宛议会和拉脱维亚议会宣布9月22日为波罗旳联合日。
背景
宝剑骑士团在1202年于里加成立,其目标是征服波罗旳异教部落,并让他们昄依基督教。到1230年代,在团长沃尔克温的领导下,骑士团不得不面对财源紧张、人员减少和名声恶劣的问题。骑士团与它的两个最大支持者,教宗额我略九世和神圣罗马皇帝在爱沙尼亚问题上产生矛盾。但是,在1236年2月19日,教宗额我略九世发布教宗诏书,宣布向立陶宛发动十字军。他将目标放在萨摩吉希亚,计划征服波罗的海沿岸,并与普鲁士的条顿骑士团接触。但宝剑骑士团希望继续沿道加瓦河扩张,有点不愿向萨摩吉希亚进军。1236年秋,一批十字军从荷尔斯泰因到来;他们希望加入战斗。沃尔克温召集大军,其中包括普斯科夫共和国、利沃尼亚人、拉特加利亚人和爱沙尼亚人的部队。
战役经过
骑士团向西南进军萨莫吉希亚,突袭并掠夺当地居民点。当地人只有几天时间召集军队防卫。但是当这些人向北方回师时,在渡河时遭遇一群萨莫吉希亚人,来者不善。从荷尔斯泰因过来的人拒绝步战,以免在沼泽地失去战马,迫使骑士扎营度夜。[4]第二天适值圣莫里茨日,这一天早晨,异教徒的主力部队到达营区,这支部队可能由维金塔斯公爵率领。立陶宛轻骑兵在短距离内投掷标枪,这种战术对笨重的利沃尼亚重骑兵来说非常有效。而轻装上阵的异教徒军队在这种沼泽地形也是占据优势。基督教军队,包括沃尔克温在内,都遭到异教徒军队残杀,这使得利沃尼亚军大乱。宝剑骑士团的本地轻装部队很快逃离战场。那些试图逃到里加的十字军和骑士据称被瑟米加利亚人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