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发明主动式储能装置 提高节能效率(转)
(2011-06-11 00:30:30)
标签:
预热回收储能太阳能建筑取暖供电杂谈 |
分类: 市场观察 |
最新一期《科技导报》杂志发表这项由湖南大学教授张泠、研究生徐敏等完成的科研成果称,可回收余热的主动式储能装置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和采暖空调的节能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据悉,当前热能利用中的突出浪费之一是“降级使用”,即化石燃料直接燃烧只为获取温度不高的热能以满足采暖、空调、工业等生产生活需求,在此过程中,大量低温余热被浪费。调查显示,中国各行业的余热总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约为余热总资源的60%,节能潜力巨大。
可回收余热的主动式储能装置在研发过程中,综合利用低温热能贮存和热电热泵技术,既可节省一次能源消耗,又可提高一次能源利用的终端用能效率,不但节约系统的初投资,对于电网负荷峰、谷时间段电价分计的地区,还可降低系统的运行费用。
这种新型储能装置最大的优越性在于工作电压的可调性,在合理的范围内调整工作电压大小,可以保证其较高的蓄/放热性能,同时改善被动式相变蓄热装置只依赖于温差进行储热的状况,克服其在低温余热回收过程中无法改善热能供需双方在时间、地点和强度上不匹配性的缺点。该装置内部既没有传动部件,不使用氟利昂,也没有噪声、没有污染,未来可广泛用于太阳能、建筑、家庭取暖供电等诸多领域。
来源:中国新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