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琢磨:厚脸

分类: 乡音琢磨 |

“厚脸”一说,也是我根据杨浲人发音猜想的,好在我侧重于琢磨这种说法的意思,是不是这两个字,还真不知道。
如果用厚脸这两个字,字面上容易理解为脸皮厚,如同厚颜。
但杨浲人的厚脸一说,更多的不是这个意思。
比如熟人之间的打打闹闹,对方说“莫厚脸”,这里的厚脸,其实是指开玩笑、逗乐子的意思,完全没有贬意。
由此扩展开来,厚脸有多种表达。
小孩子在一起玩耍,做些调皮捣蛋的事,叫厚脸。如玩泥巴、掏鸟窝,在教室门上放扫把,都可以称之为厚脸。
成年人之间的逗乐、起哄、打闹,甚至恶作剧,也称之为厚脸。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在生产队劳动,那时候是集体作业,大家在一起干活。无论是挑塘泥,还是清沟渠,都是一种既劳累又单调的事情。闷着头干活更累,总有一些活跃的人出来说说笑笑、打打闹闹。
评说家长里短很容易引起矛盾,有些话只能在三三两两的小范围里说说。在大众场合,更多的是说些笑话。特别是说些带色的荤话,将一些成年人的私密活动当作笑话说出来,逗大家一乐。
也有将劳动中的一些动作与那些事情联系起来,与言语一同夸张隐示。比如挖土用力向下的动作,夯土反复上下的动作等等。
说与做这种事的大都是中年男性,一副嘻皮笑脸的样子。有时笑闹到高潮处,一些中年妇女则联手一起将那男的扳倒在地,或将他乱打一气,或将他的裤子扒下来,相互丢传,以示对言语冒犯的“惩罚”。
这种逗乐嬉闹,纯粹是为了找点乐子,活跃气氛,减轻劳累感,所谓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说说笑话,开开玩笑,时间就不知不觉过去了,也有人说这就是“过过嘴瘾”。
能在公开场所说出来的,私下里一般不会真有什么事。
同理,劝说别人不要开玩笑,叫莫厚脸。这种说法,不是呵斥,不是制止,更像是一种对开玩笑者的回应,充其量也就是一种规劝:玩笑不要开大了,过火了。
这样一来,玩耍、玩笑,还真与厚脸挂上了钩。那些玩笑话、带点色彩的话、故意挑逗的话,只有脸皮厚的人才能在公开场合表示出来,也只有脸皮厚的人才能承受得住。这种事,脸皮薄的人也做不出来。能说出来、做出来的人,就含有脸厚的意思。
厚脸这种说法,如今很难找到相应的说辞。厚脸的多重意思,现在只能分开来说,淘气归淘气,玩笑归玩笑,玩笑与逗乐还可以连在一起,与玩耍则相去甚远了。
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如今的厚脸玩出了新的花样:电子游戏、网络段子、小视频、手机直播等等,各种搞笑、卖萌都有。美颜、换脸、语音模仿不仅成了逗乐的工具,还成了骗人的手段。
在视听工具普遍娱乐化的今天,以前的厚脸方式早已成为过去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