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到万家》剧评:何幸福的底气

标签:
杨峰博客 |
分类: 影视杂谈 |
《幸福到万家》是一部农村题材的电视剧。
剧中女主角何幸福(赵丽颖饰)作为一名嫁到万家庄的年轻村妇,几年之后就成了万家庄的带头人,她的底气何在?值得捋捋。
农村娶媳妇,历来图个热闹。作为万家庄的小户人家王家,有幸请到了村书记万善堂(刘威饰)来捧场。不料书记的儿子万传家借着闹婚之名侮辱了何幸福的妹妹何幸运,姐姐情急之下,用板凳砸破了万传家的头。
陋习惹出祸事,喜庆变成闹剧。妹妹情绪沮丧,姐姐如何应对?
婆家想息事宁人,何幸福不同意。万传家想不了了之,何幸福不妥协。
何幸福的态度是:必须给个说法。
给个说法,就是要讲道理,分清是非,谁对谁错。错了就要道歉,不能稀里糊涂过去。
这其中的道理,就是何幸福的底气之一。
道理是大家都认可的根据和理由,是一种通用的价值观。以道理说事,自己站得住脚,别人也可以接受,无论村官,还是百姓。
闹婚图热闹,但不能闹过头,更不能借此侮辱他人,造成伤害的必须认错。这就是处理此事的道理。
何幸福为打伤万传家赔礼道歉,万传家却顾及颜面不肯当面道歉,何幸福一再坚持,万书记便以村规通告,今后万家庄禁止闹婚,也算是给了王家一个说法。
接着又发生村办企业污水处理厂占用王家承包地纠纷一事,何幸福的丈夫王庆来还被万书记踢伤。何幸福以协议为凭据,以伤害证据报警,据理力争,争取到了相应的补偿。
何幸福由此在万家庄出了名:有股子倔劲,认理不认人。
在讲究人情世故的农村,何幸福的这种个性有点另类。
好的事情,也有不好的一面。
上述两件事,何幸福虽说赢了,但地没有种的了,人也得罪了,还担心别人报复,只好与丈夫一起到城里打工。
正是这趟进城,让何幸福有了另一种底气:法律。
她先是做保洁,后来到一家新开业的律师事务所做勤杂,继而做前台,学了不少法律方面的知识。她不仅为律所留住了大客户,还参与了农户蔬菜销售维权一案,懂得了依靠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路径。
法律是社会的行为规则。比起一般道理来,法律更具有权威性。
何幸福在律所干得很好,只因为丈夫不适应城市生活,为了保住家庭,只好离开律所,两人又回到万家庄。
看似回到原点,人却上了层次。
何幸福办起了客栈,带动了万家庄的乡村旅游事业,成了民宿合作社的负责人。在这一过程中,她利用学到的法律知识,先后与万家集团和相关农户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让村办旅游事业有据可依,有序运行。
在法律的框架内合法经营,既能保障权益,也可减少纠纷。
合并到万家庄的水尾村,发现不少小孩生病,怀疑是水源污染所致。学校教师和村民找到何幸福,她寻找证据,动员受害村民提起集体诉讼,打赢了官司,解除了万家庄长远发展的环境隐患。
法治是乡村建设的保障。何幸福能运用法律手段保护村民和自身的利益,这让她做起事情来,底气更足了。

何幸福还有一个底气:万书记是个讲理的人。
在万家庄,日常管理更多的是村组织在起作用,特别是带领万家庄致富的万书记,在村民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可以说是一言九鼎。
何幸福嫁到万家庄的第一天,就与万书记扛上了。后来又多次与其发生争执,甚至是她的一封有关踢伤丈夫的举报信,将万书记送进了拘留所。
尽管两人纠葛不断,但何幸福也从中认识到,万书记虽说工作上有些霸道,但骨子里还是一个讲道理的人。有错能道歉,有理能认同,有利于万家庄建设和发展的事能支持。尤其是在何幸福产后大出血时,万书记半夜号召乡亲们献血,体现了一个基层领导人的胸襟。
在讲道理和维护村民的利益上,万书记和她有共通之处。
所以,何幸福在村里遇到问题和困难时,一般都会去找万书记,请他帮助解决和支持。
事实上,尽管有些事情牵扯到自己的儿子,但万书记还是会从大局考虑,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比如在水污染一事上及时提供了关键证据,在亲情与正义之间作出了正确选择。
做事情有领导理解和支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水污染事件过后,万书记主动辞职,并推荐何幸福为万家庄的带头人,为万家庄日后获得“全国最美山乡”称号起了重要作用。
人在社会上生活,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有些底气。
有底气的人,做人正直,加上自身的本事,便立得住,行得稳。
有底气的人做事,讲公道,有底线,不坑人。
底气是在学习和历练中累积的,公平和正义为其垫底,个性和坚持为其彰显。
像何幸福这样有底气的人多了,法治社会建设的基础就会更加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