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谈淘宝时,我在谈什么?

标签:
财经 |
当初,我委托财务李小姐用我的身份证在淘宝开了个店,然后用这个店,把送客户剩下的3000本新年效率手册卖掉了。覆盖了制作成本还有盈余,我觉得自己决策挺英明。
女友塔塔挤兑我:“以为多高端大气呢,原来就是一个淘宝店主呦!”
我听了以后有点儿羞愧,心想可不是么?淘宝是个大集市,我也挤在里面儿吆喝,弄点儿货然后卖掉,卖完了数数钱,LOW,太LOW,我怎么把自己活成这样了呢?
而且就卖光的3000本手册来说,也卖得稀里糊涂。我们是个公关团队,却不得不因为我的卖本决策临时抽调人力包装发货写单子,杀鸡用牛刀。在整个过程里最令人费解的地方在于,明明看上去是初级简单劳动,但我们却几乎每一个环节都做不好。凡事不预则废,之前头脑简单心血来潮,只好自己扎扎实实品尝每一个苦果。
我们做公关活动,向来以专业自诩,强调流程明确体系清晰。所以一轮下来所有参与者都心里不舒服,说白了还是不服。人总是去尊重和挑战自己搞不定的东西,淘宝原来不是弄点儿货然后卖掉那么简单。我们决定调整态度,从零开始,当成一个项目来研究,于是整个团队坐下来,复盘。
复盘意味着审视和检讨每一个工序,充分讨论,把一切纳入体系,再一一决策。所有职能人员被重新对应分工:项目经理梳理项目计划,人力搭建组织架构图,设计师重设产品VI,美工规范网页结构,物料监督采购与生产。还有核定出之前缺失的客服、仓储和物流的岗位职责和工作量。
在这之前我们没当真,在这之后我们决定当真起来试试,就算是一个团队游戏,也可以有两种玩法——用心与敷衍,专业与业余。游戏与项目从来也没有本质的不同,都可以通过重新输入和校正,去观察输出的差异。
当然,我们也复盘了初始产品脱销的原因。有些商业事件天然靠谱,是因为它有意无意的符合了规律。我们的公关团队离电商再远,却自带三个决定性的优良基因,第一个是原创设计,第二个是项目管理,第三个是执行到位。品牌策划、视觉设计、进度管理、生产制作、物流运筹、客服话术。。。所有我们的本行和交叉学科,所有缴过的学费积累的经验都融汇到了一起,在这个初次试水的领域里,莫名其妙串起了点滴。也许,是浪潮选中了我们。
复盘重启之后,我们惊讶的意识到电商大门后是一片广袤,一旦推开要面对无数未知的纵深。我自己也不得不再次开始了#每天专注三小时#的生活,恶补电商知识。到这个阶段,看任何书都不如看工具书能够直接解决技术面问题,尤其学费交多之后工具书已能看出故事书的感觉,一样提纲挈领开枝散叶,一个条目向下向外延伸和前尘往事配合着读,都能读出微微一笑或者潸然泪下的情怀。而每天的恶补,又让我唤醒了一个记忆,这不是具体的模式、平台和产品线,这是当年的创业精神,是读到实战干货时候重燃的青春期斗志。
浪潮当前,从来没有绝对的红海蓝海,小船业已出发,懂得驾驶会好风凭借力,惘然无知会被分分钟淹没。环境既定,最大的成本耗费和危险,永远来自决策。而迟疑和逃避决策,也是一种决策,因为浪潮会裹挟着你前进。
无论凭借什么样的平台,找寻方向,探求本质,为未来而战是人类的精神,这精神从未LOW过。理解到这层,我终于挺起胸——也许最高端大气的莫过于游戏和游弋于指向未来的浪潮,我是一个淘宝店主,同时还可以是一个自有品牌B2C电商的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