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与万年的不解之缘

标签:
名人与上饶袁隆平与万年不解之缘财经 |
http://s13/mw690/0017E13Rzy6Nkk2Co9e8c&690
袁隆平,生于1930年9月7日,江西德安县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国际同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培育的杂交水稻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http://s8/mw690/0017E13Rzy6NkkpFOOH57&690
袁老现居住在湖南长沙,现任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湖南省科协副主席。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名誉院长、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袁隆平从1964年开始杂交水稻研究工作,用九年时间实现了三系配套,并选育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优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为此他于1981年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先后获得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金质奖等八项国际大奖。2006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0年荣获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11年获得马哈蒂尔科学奖。201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http://s12/mw690/0017E13Rzy6NkkrFBrBab&690
50多年来,他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不懈探索,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晚年的袁隆平常居在湖南长沙,但年逾八旬的他,依然精神矍铄,坚持奋战在农业科研的第一线上。2012年,耄耋之年的他和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他的极力促成下,谢华安、颜龙安、陈温福院士共同参与,2013年“万年贡集团院士工作站”顺利建成。这是袁隆平在国内建立的第一个县级工作站。万年贡集团将为工作站提供研发配套设施,包括500亩高标准水稻育种实验基地,4683平方米科研大楼,各种实验仪器设备60台(套)。院士工作站的建成将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作用,带动地方和企业的项目实施、基地建设、人才培养一体化,推进科技合作的组织化、制度化、长效化,大幅提升万年农业发展水平,加快万年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唱响万年的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的文化品牌。
http://s5/mw690/0017E13Rzy6NkkGquRj31&690
小小万年县,为何能够博得众多院士青睐?原来,万年是“中国贡米之乡”,是世界水稻的故乡,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发现了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遗址,万年的稻作文化延续至今已有12000余年历史。万年贡米米粒细长,形如梭、色似玉,自明正德七年(1512)起“代代耕食,岁岁纳贡”。正是这宝贵的稻作文化遗产和稀有的万年贡米资源,吸引了袁隆平等众多院士的目光。在新的经济时代下,如何弘扬万年稻作文化,推动万年“一粒米”产业做强做活全县经济,成为县委、县政府面临的一大现实课题。聘请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担任贡米产业发展首席顾问,并由袁隆平牵头,谢华安、颜龙安、陈温福院士共同参与,建立“万年贡集团院士工作站”,就是万年一直积极谋求与国内知名农业专家、学者合作,借外脑、促发展,致力于生态农业开发、生态化水稻种植以及贡米提纯复壮等领域的研发工作的精彩之笔。袁隆平来到万年,正值万年举办第四届国际稻作文化旅游节之际。2012年11月26日,袁隆平出席了由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上饶市委市政府在万年主办的“沧海论坛——稻米产业绿色安全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并在学术研讨会上作《发展杂交水稻保障粮食安全》学术报告。怀揣着对万年“野禾”的好奇,更是对野生水稻科研的无比热情,袁隆平和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一同参观了位于万年境内的裴梅镇荷桥贡米原产地。他对万年稻作文化传承、万年“三农”工作以及万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所取得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高兴之余,提笔写下“野稻驯化万年之源”予万年珍藏。袁隆平感慨地说:“‘野稻驯化起与是,烧土成器始于斯,刻符记事源于此,物食易换发于兹’这四句话高度概括了万年稻作文化对人类的价值。原始先民在仙人洞遗留下的万余年的水稻栽培痕迹,是万年文化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在万年相关人士的提议下,欣然答应由他牵头,组建“万年贡集团院士工作站”,为解决万年贡米“野生稻”的产量攻坚提供技术支撑。
http://s15/mw690/0017E13Rzy6NkkPGVvo5e&690
“万年贡集团院士工作站”的工作运营的科研经费、实验场地和办公场所,由万年贡米集团提供。经过半年多的建设,“万年贡集团院士工作站”在万年贡国米文化产业园内顺利落成。2013年6月,经过反复试验,袁隆平赠送的“湘两优2号”种子在万年县建立四个超级稻杂交水稻高产示范区内试验,面积400亩。同年11月,在万年大源镇、裴梅镇、珠田乡水稻种植示范基地共种植的400亩袁隆平超级高产杂交水稻喜获丰收。经实地测产,平均亩产达650公斤,亩均增产超过100公斤。袁隆平表示,超级稻杂交水稻高产示范基地的成功,只是迈出了“万年贡集团院士工作站”创造成果的第一步。今后,要结合万年贡米“野禾”的生长特性和万年的独特地理条件,研制出更优良、更高产的系列品种,让万年贡米真正成为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的“盘中餐”。
袁隆平在万年的学术活动和由他牵头创立的“万年贡集团院士工作站”,极大地促进了万年稻作文化的发展,提升了万年稻作文化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力,为万年稻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给万年稻作文化继承和发扬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