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急诊故事

(2013-08-21 22:06:05)
标签:

杂谈

2013-08-20  中国人的一天北京某医院急诊科女超人于莺曾经有一条微博写:“某报应ZF要求,采访我们,要正面报道。其实,这些年来,那么多医护人员并不需要媒体的歌颂,我们只要求媒体能够客观公正,不偏袒,不烂煽情……”周五晚上8点的急诊科挂号处,仍然排着长长的队伍,人口众多成为了看病难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在医疗条件较好的大城市里,许多年轻人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即使身体不舒服,他们也只能白天坚持工作,晚上再来到医院看急诊。一个去做完检查的老年患者回到抢救室,护士们一起拽着床单将她抬起移动到病床上。抢救室里的病人大多是老年人,因为心脏、肾脏功能衰竭或内出血等原因被送进这里抢救。医生在电脑前观察一个患者的X光片。抢救室的医生一天两班倒,一个班12小时,算上交班等时间,他们一个班次的工作时间大致在13-15小时。一个病人背部的导管堵塞了,医生和护士要帮她疏通导管。因为病人身体虚弱,她自己无法保持坐姿,所以需要几个护士一起在背后帮她支撑住,才可以由医生进行注射和其它操作。护士在给一个戴着呼吸机做血滤的老人扎针。血滤是将患者的动脉血引入到具有良好通透性并与肾小球滤过膜面积相当的半透膜滤器中,由于血液区和膜外间存在着跨膜压梯度,当血液通过滤过器时,血浆除蛋白质及细胞等有形成分外,水分和大部分中小分子物质均被滤出,以达到清除潴留于血中过多的水分和溶质的治疗目的。急诊病区,护士们正在按照药单上的计量给患者配药。抢救室里,急诊科医生在给刚送进来的病人检查和抢救。抢救室是整个急诊科最忙碌的地方,几乎从来没有空床,而且总是需要加床。一位护士在给病人吸痰,并更换鼻饲用注射器、固定鼻饲管所需胶布等医疗物品。这就是他们每天的日常工作。护士在照顾一个刚送进抢救室的老年心衰病人,她的身体很虚弱,营养不良,医生怀疑她在家没有受到足够细心的照料。一个从5楼摔下的患者,她的腰椎底下失去知觉。她一直喊着要喝水,但她的病情并不能喝水。于是护工隔一会儿就拿湿棉签给她润一润嘴唇。已经是深夜,护士站在病床前写病历。由于制度的规定,他们每天要花大量的时间写病历,而患者家属又觉得总是不能和医护人员进行足够的沟通。清华医院王仲在微博上写:病人来医院购买什么?不知道大家怎么认为,我认为病人购买的是医生头脑中的知识、对病情的判断以及给病人的建议,不是购买药品和操作。于莺转发了他的微博说:知识+对病情的判断+给病人的建议=满意? 我不完全认同。我相信一句话,沟通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而患者及家属根深蒂固的认为他们是弱势,是被动群体,所以,就诊的结果是一部分满意+一部分将信将疑+一部分不满意但是接受+一部分不满意就是不接受。所以,就看医生遇到的是哪种患者构成了。抢救室办公桌下压着医生和护士们的请假条。急诊科医生没有周末也从没有双休,他们的工作班次安排是白班、夜班、下夜班、休息然后一直这么循环往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