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恍然大悟,像今年这样整个春天都放假过节,才配叫“春节”,以前的“春节”只是春天的一节。
全本的春节又长又厚,我被动地一页页翻阅,突然想改写词典。比如:【家教】家长在家里大叫。
家长因孩子不听话而大喊大叫。
家长因孩子笨拙而大呼小叫。
家长一边暴打孩子一边大嚷大叫。
家长忍无可忍拍案“叫诀”。襄阳方言,诀=骂。例:诀人、对诀、诀骂、诀打、诀他祖宗。
凡此种种,皆为“家叫”。当然,词意可以无限延伸,孩子在家中被训斥而狼嚎鬼叫,也算“家叫”。
“家叫”的后果,肝火上升,额纹加深,嗓门失声。
身陷“家叫”,原因何在?
首先从自身找问题。是缺乏修养吗?我虽素养不高,却天生喜欢安静,排斥热闹。年过半百,再急躁的心性也被岁月打磨的心平气和。何况是亲生的孩子,怎么舍得无缘无故对他们咆哮?是不懂教育方法?这个问题确实存在。是孩子不争气?细究下去,孩子又是谁生,需不需要考虑遗传因素?夜半三更,面天花板思过:亲生的、亲生的、亲生的……随我、随我、随我。
不知道有没有家长从不“家叫”。反正我做不到。我觉得那是神仙级的家长。学校群里,家长们展示的都是阳光的一面。特别是这看不见终点的春节,一直窝在家里上网课,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家叫”。刚开始的两天,“神兽”们出于新鲜,兴致勃勃地坐在电视或者电脑前,津津有味上网课。但是,潘多拉魔盒很快就打开了。要么上网课打游击战转眼之间调频动画,要么写作业蜷腿斜坐面无表情像被点穴了一般久久发呆,要么磨洋工自始至终只写一个标题,要么你的鼻子我的眼睛打成一团,要么躲在室外角落里捡石子久呼不应,要么写作业时喊饿吃饭时却不见人影,要么把桌椅摆成八卦阵找不到书本,要么答题一问三不知呆瓜模样,要么做作业应付差事一塌糊涂犹如鬼画符,要么考试超时填不完试卷。有朋友会说,不就这些吗,用不着大惊小怪。问题在于接二连三重蹈覆辙,沿着邪路愈演愈烈。谈到“家叫”,也不乏知音。有家长在群里留言:“春节除了陪孩子就是打孩子。”
学校群里,要求家长统一群昵称“学生姓名+称呼”,例“张三爸爸”“李四妈妈”“王五奶奶”。我的娃儿多,有双胞胎在一个班,如果两个名字加称呼,群昵称不允许那么多字。如果写成“双胞胎爸爸”,又怕占了别人便宜,学校里毕竟还有其他双胞胎。父母各写一个孩子姓名,又担心孩子埋怨“偏心”。我干脆叫“熊孩子的爸”,本来就是——熊孩子的爸。
我能做的是尽量控制“家叫”频率。事与愿违。正常上学的日子,气急败坏了才忍不住引吭高“歌”,差不多“每周一歌”。如今窝在家里上网课,从“每周一歌”到“每日一歌”,再到“一日三歌”,再到载“歌”载“武”。随着“武力”的升级,连自己都怀疑孩子是不是亲生的。“歌”声绕梁成为常态。百米之外,听见邻居夸张的关窗户声音,就反省是不是我们一家打破了小区的宁静。
真是熊孩子中的熊孩子,对越演越烈的“家叫”充耳不闻,屡“叫”不改。爱之深,恨之切。最终,只能让“家叫”不断升级到2.0版、3.0版。“叫”苦不迭,黯然神伤:老熊家再过三代恐怕都不可能出现绅士与淑女。
俗话说老婆都是别人的好,孩子都是自己的好。在这个别样的春节里,我觉得老婆还是自己的好,孩子总是别人的好。好好想想,老婆真体贴贤惠。即使睡到扁,老婆也不催到娘家拜年。当我情不自禁地“家叫”,老婆从不阻拦埋怨,而且行侠好义、拔刀相助。学校群里,小伙伴们的照片与视频个个乖巧人人可爱,不像咱家的熊孩子面目可憎。柔情似水的老婆竟然被熊孩子逼成悍妇,顿顿“家叫”像杀猪宰羊。
想想自己的童年,贪玩,疏学,即使是孩子的天性,也不至于像熊孩子这般油盐不进。所以,做梦都盼开学。上学的情景历历在目:掀被子起床,端嘴边催吃,扯胳膊上车,送到校门口把书包挂在肩上,本想挥手再见的却慌忙用手指给孩子梳梳头发,一个多小时的紧张战斗换来整个白天的清净。
一个朋友“杞人忧学”,慎重提示:此疫非同寻常,即使开学了也别让孩子到学校。我也困扰,专家不让聚集、不让摘口罩,这学校怎么上?孩子一直在家上网课?“长此以网”,忘了到校园的路是小事,就怕嗓门像喇叭越来越大,白发像飞雪越急越厚、孩子像皮球越来越耐踢…… 唯一能唬住神兽的一招是,举了手机:“拍照给老师看。”他们立马扭身给我一个后脑勺。这招对他们的震慑像闪电一样快速消失。无数次,面朝校园,深情呼唤:老师,救命。此时此刻,才能刻骨铭心地体会,校园不是关神兽的笼子,而是孩子与家长共同的乐园;老师不是驯兽员,而是撑开明朗天空的解放军。
老师说:“在学习之外,怎么看孩子怎么喜欢。”何况亲爹亲娘亲老子?“家叫”归“家叫”,生活归生活。“载歌载武”之后,还要挖空心思地让一窝儿娃子吃好。社区每次统一采购,都要反复琢磨买什么东西。通过超市采购之外,想方设法让朋友送来纯正的土鸡蛋、现杀的土猪肉、活蹦乱跳的野生鲫鱼……半夜关卡撤哨了接货,或者绕过门卫从栅栏里传递,像地下武工队。
让人不敢想象,可以足不出户,宁静地过一个大年。抢着做一顿饭,争着打扫一圈院子,乐颠颠用淘米水浇一遍花草,密切关注天气预报晾晒一天被子,让小儿子坐在肩膀头儿尽情地玩一场游戏,竟然如世外桃源一般,忘了今天星期几,而且没有任何世俗的应酬……
一句真心话: 如果忽略孩子上网课,我从内心渴望时间能够停滞在这个春天。
2020.3.23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