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天你“官方”了吗?

(2009-03-21 00:00:00)
标签:

官方博客

官方网站

官本位

熊万里

杂谈

分类: 生活细节

    偶尔登录一位文化名人的博客。我粗略地读了读,但见他慷慨陈词,针贬时弊,激浊扬清,心中陡生三分敬意。要不要把这个博客放入收藏夹呢?正犹豫不决,一下子看见博主公告,声称“这是本人唯一的官方博客”。一股酸味立刻泛到嗓子眼,我当即将这个页面叉掉,再不看了。

    “官方”的正确解释应该是“政府方面”。博主一方面在批判中国人“官本位”的思想根深蒂固,学而优则仕,以官为本,以权为纲,一方面却又对官位和权力表现出令人惊诧的崇拜和敬畏。明明是个人的博客,为什么要特意声明是“官方博客”呢?当然,还有一种解释,就是博主不知道“官方”的正确释义。依博主的才学,这种解释显然站不住脚。

    有了这次令人倒胃的感觉之后,我才发觉眼下“官方”一词已经泛滥成灾。一些特立独行、卓尔不群的民间组织也口口声声强调“这是本民间组织唯一的官方网站”。可以看出,他们既想强调组织的民间特性,又想强调网站的权威性。相对于“官方”而称之为“民间”,相对于“民间”而称之为“官方”。“民间”与“官方”明明是相对立的两方,怎么在“民间”中也有“官方”一说呢?到底是“官本”还是“民本”?这真具典型的讽刺意味!

    更可笑的是一些企业也纷纷推出自己的“官方网站”,甚至数以千计的外资企业也入乡随俗在中国建立了“官方网站”、“官方博客”。我试探性地在百度搜索“官方网站”几个字,结果竟然高达4300多万个,其中不乏洋人的身影,比如《诺基亚官方网站》《微软官方网站》等等。搜索“官方博客”,结果也高达156万,数量之多令人瞠目结舌。醉心于在中国各地指点江山的郎咸平教授,发扬一贯的干脆利落风格,直截了当地命名《郎咸平官方博客》,并且在短短的《公告》里两次打括号着重申明:“目前我只能在极视财经(我的官网)与大家互动”,“我的最新的动态都会在极视财经(我的官网)进行发布”。好一个“我的官网”,分明是“我的官瘾”、 “我的官结”,无论怎么听、怎么读都泛着一股陈腐的官腔、官味。影视明星也不甘示弱,像李连杰、陈好、李冰冰等等的个人官方网站、官方博客数不胜数。连刚刚出名的小沈阳也急不可待地建立了《小沈阳官方网》。区区一个官方网,远远满足不了小沈阳的大官瘾,还得再建《小沈阳官方粉丝网》《童心无限——小沈阳官方博客》。看看,童心无限,尚在童年就懂得牢牢地攀上官方,这小子不出名,天理难容。照这么下去,是不是还有“官方太太”、“官方情人”、“官方知己”呢?让人笑掉大牙的还有《NBA中国官方网站》,在美国怎么打球无所谓,那篮球一旦滚到中国地盘就得按照中国的套路向官方报到。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词语也层出不穷,有的是完全新创的词语,有的是方言被挖掘普及,有的是老词赋于新义。人们所谓“官方网站”、“官方博客”的原意大概是为了强调其权威性、正统性、严肃性、合法性、唯一性、排他性。无论如何解释,人们当初没有选用“权威”、“合法”等词,而对“官方”二字情有独衷,这就是潜在的“官本位”思想在作祟。

    除了极少数行政部门,大多数政府网站很少带“官方”二字。只有假老虎才把虎皮吹得鼓鼓的、虎旗举得高高的。单从语法上讲,官方(政府方面)之外的人和组织,言必称“官方”实在是画蛇添足、词不达意,应该毫不犹豫地砍去。比如“这是本人唯一的博客”、“这是本组织唯一的网站”,声明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没变,性质却变了。因为这直接折射出声明者的思想是“人本”、“民本”还是“官本”,是淡泊还是势利,是开化还是守旧,是健康还是畸形。

2009年3月19日22:50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