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薄刀峰罗田大别山旅游熊万里 |
分类: 我行我述 |
因为一山分二水(长江、淮河),一山分二国(楚、吴),一山分二情(民俗、民情)、一山分二景(南北气候、景差巨大),人们把这条横卧中原的山脉称为大别山。偌大的大别山,逶迤绵亘,少不了雄、奇、险、幽、秀等特点,但真正别具一格、天下无双的还数薄刀峰。薄刀峰位于湖北罗田县境,离县城有两个小时的山路。
刚出县城,公路一直贴着巴水河,两旁地势开阔,山都显得矮小。当公路摆脱掉巴水河时,便又缠绕上了山峰,车也就越盘越高了。巴水河是长江的一条小支流,河床上大半是沙,把一股时断时续的水挤得扭来扭去,活像一条舞动的布条,淘沙(准确地讲应叫挖沙)的车在沙滩上横冲直撞。一条盛产沙的河流为何不起一个贴切动听的名字呢?像薄刀峰一样,起这名字的人做画家定会画龙点睛、做诗人定会点石成金。
光凭薄刀峰这名字就足够吸引人了。想象中一座山峰薄得似刀片一样。人呢?在刀刃上行走?厨师手中的薄刀异常锋利,一只蚊子落上去恐怕也会削断腿脚。这薄刀峰又会是什么模样呢?
这是一座长约5.5公里的山峰,而且不是一条直线,硬要称之为刀的话,那便是类似三尖两刃刀似的冷僻兵器。除了不是一条直线外,还不是一条水平线,起起伏伏,像一条龙在舞来舞去,所以中间有一段又称为卧龙岗。其实薄刀峰原名鹤皋峰,因其峰高耸入云,鹤鸣九天,声闻于外而名之。
从鹤皋寨至锡锅顶,就一条狭窄的线,宽处不过一米,窄处不能让脚平落。上山之前,除了踩着厚厚的一层落叶非常舒适之外,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山都是上尖下宽,连成一片,山峦起伏,线条舒缓流畅,并无大起大落、忽高忽低的模样。上了薄刀峰,就有了上下两重天的感觉。山峰极薄,两侧山坡斜斜地探了下去,却不见低,而且两旁视野开阔,其他山峰都远远地躲着,像是怕这片山峰突然倒下被劈伤了一般。
宽处,尚可边走边极目远眺。窄处,脚不能平落,手要抓了铁链保持平衡。忽啦啦之声不绝于耳,那是为了保证安全,游人在慌乱之中去抓铁链,手中之物便溜了下去,贴着厚厚的落叶在密密麻麻的树林中迅速消失了。由此大致可以看出游人的性格。那些及早作好准备,稳稳抓住铁链的人,便是感情细腻、小心谨慎、可切丁切丝的薄刀。那些手忙脚乱、丢弃物品的人,便是性格奔放、马虎大意、专剁骨头的砍刀。这段最为险峻的路段酷似牛脊梁,因此又称为牛脊岭,是薄刀峰的精华。它犹如一把放大了亿万倍的薄刀,拔地而起,直辟青天,而游人不过是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在刀刃上缓缓蠕动的生物。我第一次感到自己竟如此渺小。有诗曰:身入云霄足压刃,下视青天万里开;尽腾莫讶不知险,曾观仙境下凡来。
在这奇薄的刀刃上还分布着一些千姿百态的怪石。有时要攀越它。有时不得不屈就一下,从它的洞身里钻过去。这些石头似屏风,似桌台,似螃蚌含珠吐玉,似天蛙仰天长笑,似犀牛望月思乡。除了怪石,还顽强地生长着奇松,刚毅苍劲,抱崖而立,舒展洒脱,其风骨丝毫不逊于黄山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