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鄤:《明文稿汇选序四十二首》·“邓定宇”(校注今译-简化字)
(2021-02-26 13:59:55)
郑鄤:《明文稿汇选序
(校注今译-简化字)
10.邓定宇[1]
余尝闻文洁之学,于东阿[2]孟先生[3]。
东阿云:“往见坐中,毛道人者甚异。今道人尚在武夷,有入山见之者,指所居云,‘犹文洁之泽也’。”问何以得交文洁,曰,“原与邻居,童子时偶相遇。文洁则欣然喜,与食,且曰:‘童子能坐乎?’谬应曰:‘能。’文洁遂升榻坐,双跏[4]俨然,息深目瞑。时惶肃,不敢不坐。自辰迄酉,文洁始开目,曰:‘童子果能坐耶!今后可常来坐。’自此,乃渐得闻玄旨[5]。”道人今亦八十余矣。
东阿又言,尝掩造文洁馆,见长跪片石上,血痕如渍,方盛夏,谓何自苦乃尔?文洁曰:“吾曹昏散放逸,此不自治,谁代吾治者。”其精进如此。
余访道次西山。山中人言:“文洁强半山居,一日过章门[6]市上,遇刘云峰[7]。初不相识,文洁望见,遽下车揖之,遂携以归。云峰性戾不可近,好怒骂,文洁屏息问道,比屋而居者近廿年。其所究竟,人终莫之能窥也。”
嗟乎!后生束发受书,所期青紫[8],饮食男女以为娱,擎拳曲跪以相接,如是而已。乌能超然玄览[9],若大鹏之遇希有[10]哉!又何怪乎笔舌之间,俗不可医也。
文洁之学原本性命,故姱洁其行而不为标榜,渊邃其理而不为著述,望重天下而立朝不过数年,行藏取舍卓然可观,生死去来脩脩无碍。其视世之沾沾务为形迹、矜猎名高者,不啻“戴晋人之一吷”[11]也。《孟子》曰:“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12]今人不知文洁之人,又安能知文洁之文耶?
余尝惜文洁文传者不多,则因西江万美叔[13],从其从子左之,搜得未刻若干,合订以授儿曹,并论次所闻一二轶事,以告后之真能知文洁者。
注释:
[1]邓以赞,字定宇,一字汝德,江西新建人,隆庆五年探花。谥“文洁”,《明史》有传。郑鄤曾经选编过邓以赞的文集,写有《选邓、罗两先生集序》。
[2]东阿,山东东阿县。下文的“东阿”,用来指代孟先生。
[3]孟先生,郑鄤在东阿结识的孟一脉。孟一脉,字淑孔,别号连珠,山东东阿人,隆庆五年进士。官至巡抚都御史,道光《东阿县志》卷十三,有其传。郑鄤结识孟一脉的过程,在其《天山自叙年谱》中有较详细记述。
[4]跏,双腿盘膝坐。
[5]玄旨,深奥的义理。
[6]章门,江西赣州的别称。
[7]刘云峰,其人暂不详。
[8]青紫,古代绑在官印上的青绶、紫绶。比喻高官贵爵。
[9]玄览,远见,深察。
[10]“大鹏之遇希有”,李白的《大鹏遇希有鸟赋》,写到大鹏翱翔天地,遇到希有鸟,欣然受邀同翔。这里用大鹏的远大志向和俗不可耐者做明显对比。
[11]“戴晋人之一吷”,语出《庄子》,“道尧舜于戴晋人之前,譬犹一吷也”。吷,很轻微的丝丝声响。
[12]见《孟子·万章下》。
[13]万美叔,名万曰佳,字美叔,明代江西新建人,文学团体“豫章社”的成员之一。郑鄤在其《题旋元要论》中写到,他在北京就认识万曰佳。天启七年郑鄤游历避祸至江西南昌时,写有诗作《同万美叔访道即事》。
今译:
我曾经在东阿孟先生处,听到邓文洁做学问的故事。
孟先生说:“以前看到(文洁处)客座中有一个毛道人,感觉很奇特。现今道人还在,住武夷山。有进山看到他的人,指着他的住所说,‘这像文洁的恩泽所在啊’。”
问毛道人,怎么会和文洁交往。他说:原先是邻居,少年时偶然相遇,文洁高兴地给我食物吃。并且问:“孩子,你能够打坐吗?我胡乱答应说:‘能。’文洁到榻上,盘膝而坐,神情庄重,闭目深呼吸。当时我敬畏惶恐,又不敢不坐。从辰时坐起,直到酉时,文洁才睁开眼睛,说:‘小孩子真的能够坐啊!今后可以经常来这里打坐。’自此以后,才渐渐听到他解说深奥的义理。”毛道人今年也有八十多岁了。
孟先生又说,曾经突然造访文洁住所,见他长跪在片片石头上,(膝盖上)有斑斑血痕。当时正直盛夏,我对他说:“何必这样苦自己呢?”文洁回答:“我辈(思想)昏乱懒散,(行为)放浪安逸,这种情况自己不纠正,谁能够代我们治疗呢?”他对学业,就是这样精诚求进。
我(注:郑鄤)访道到了南昌的西山。山里人说:“文洁大部分时间住在山中,有一天经过赣州的集市,遇到了刘云峰。文洁原来并不认识他,看到他,迅即下车行礼,并带他回家。刘云峰性格暴躁,好发火骂人,很难接近。文洁耐着性子,向他学习、问道,两人屋子靠着屋子,居住了近二十年。这其中的详情,外人始终不知道。”
哎,啊!年青人一开始读书,期望的就是高官厚禄,把山珍美食和男欢女爱作为快乐,屈节逢迎、迎来送往,(生活)就是这样罢了。很少人能够有超脱的志向和深远的见识,像大鹏遇到希有鸟,一同展翅翱翔于天边!难怪他们的笔墨和口舌,其气俗不可医呵。
文洁的学问,来源于他本自的天性。所以他纯洁自己的品行而不是为了标榜,具备精深的义理而不大进行写作,名望重天下而立朝为官只不过数年。他的行藏取舍“卓然可观”,生死去来“修修无碍”。再来看看世上喜自夸、好表现,追逐到了位高名重的人,(他们)就如同和戴晋人说尧舜禹,发出的声响不过如丝丝之音而已。《孟子》说:“诵其诗,读其书,却不了解他的为人,可以吗?”现在的人,不知道文洁的为人,又怎么能够理解文洁的文章呢?
我常惋惜文洁的文章流传的不多,而西江的万美叔从他的侄儿左之那儿,搜集到若干篇没有刻印,我把它合订成册给孩子们,并且论及我所听闻的文洁一二件轶事,以告知今后能够真正了解文洁的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