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战记》
(2024-08-16 16:55:09)
标签:
文化 |
分类: 随笔 |
羽毛球拍像什么,像先秦大夫手中紧握的宝剑。中国古人不同于美国今人,没有持枪上路的习惯。但凡有一定地位的男子,持剑上堂是再正常不过了,宝剑用来干嘛?可以用来砍人,也可以用来砍自己。
有人怀念唐宋,可曾有人怀念三代?那个二话不说就可以给自己脖子来一下的时代,生活不可能不严肃。你要问此人是谁?孟尝君门下的食客是也。也许是个案,但不能说没有。
羽毛球的第二好处是抬头,对那种坐办公室日久的人,这种动作是再好不过了。我曾对必昶说,羽毛球最大的价值,便在于此。
其实还有第二价值,流汗。有人喜欢用暴汗,显然不好。流汗要一直流,边流边补水,感觉体内不好的物质都流走了。暴汗对应的是暴饮暴食,一听就不可持续。
打球反映一个人的性格,如同书法、围棋一样,很能显示个性。有人说我喜欢把球回到对方手上,那是因为我不喜欢动脑筋。左一下右一下前一下后一下,不符合我的个性与基本功。我喜欢反应速度和爆发力量,因为它可以帮我找到心跳。
周二的书法课上了四节,我居然从中体会到羽毛球之道。动作做对了才有结果,激情很难无师自通。
最近举办的应氏杯决赛,我复盘了第一局。从中也看出了羽毛球之道,棋盘每一角都有基本功,没有基本功就没有肉搏战。灵光一闪只能一闪,想要接住这一闪的光辉,前后都需要基本功的铺垫。
北京中医徐文兵老师说,古代最高明的中医是按蹻,因为他们有气功,第二档才针灸,第三档才开方。对此我基本认同,但也认为,比按蹻更重要的是运动。按蹻本质上是帮你运动,这话好像是徐文兵老师说的,记不清了。
篮球要人挨人,足球不免要人推人,羽毛球挺好,打球而已,不用打人。球班子比牌班子、酒班子、烟班子都好,因为它真的可以鼓舞人的心气,适合心阳不足之人。
甲辰年七月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