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乡集锦4
(2018-05-30 12:40:35)花卉产业
种花效益
在华中地区,种植玫瑰、百合、月季、珍品兰、菊花、茉莉花等花卉作物,亩产值可达1万元,杭州出现过茶用菊亩产值12万元的记录。
荷兰花农不足10万,年出口创汇100亿欧元!就大宗作物而言(说花卉是世界农业的大宗作物,很多人不认可,但在荷兰,花卉为大宗作物的说法无人质疑),荷兰花卉应该是全世界单位面积产值最高的农作物。
木兰花乡公司一期流转耕地2800亩,假设其中的2000亩用于种植商品花,年收入可达2千万元。
再假设花卉产业人员为150人,平均每人年薪6万,公司花卉收入可达1000万元!
何故不卖花?
木兰花乡的流转耕地主要用于种植花卉,可为何不重视卖花收入?
大面积种植花卉,仅仅为了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吗?荷兰鲜切花、盆栽花种植面积很大,花卉园地看上去也很美,同样能吸引大量游客,且主要为外国游客,旅游收入很高(荷兰被称为“欧洲花园”,亦是享誉世界的旅游大国),但荷兰基本没有种植只为了取悦游客的“不卖花卉”。
既然鲜切花、盆栽花、原料花(生产美容品、食品、饮品、生物产品的原料)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在花卉园地布置好,同样能吸引观光客,为何木兰花乡不卖花?
木兰花乡种植了面积不小的格桑花,这是不合适的!因为格桑花不适合作鲜切花、盆栽花进入花卉市场。
格桑花只有在昼夜温差大、冬季酷寒、植物系统不发达的高原上,才显示其神奇、迷人之美,在气候温和、植物繁茂的华中地区,格桑花显得清淡、单薄而脆弱,远不能与富贵的牡丹、娇艳的玫瑰、芳香的百合、典雅的精品兰相比。
格桑花又称格桑梅朵,具体为何种植物存在广泛争议。从广义上看,“格桑梅朵”可能是高原上生命力最顽强的野花的代名词,从植物学特征看,菊科紫菀属植物和拉萨至昌都常见的栽培植物翠菊,都符合格桑花特征!在藏区,也有将金露梅、狼毒花、高山杜鹃、雪莲等植物称为格桑花的说法。
木兰花乡位于百花争芳的华中佳地,何故大面积种植格桑花?
据说木兰草原也大面积种植格桑花。格桑花本为我国西部草原主要花卉品种,木兰草原种植格桑花无可厚非,木兰花乡因何仿效?
容易转型
木兰花乡应该主要种植商品花!
较为困难的耕地流转工作已经完成,部分植花技术已经积累,木兰花乡已经具备较高知名度,绝大多数花卉品种的相关知识暨种植技术不难获取,购买花卉种子费用不高,木兰花乡种植的花卉作物向商品花转型,并不困难。
鲜切花不需要花盆,转型更为容易。
木兰花乡临近特大城市武汉市主城区,交通极为便利,武汉市花卉市场很大,但有不小的市场空间被云南花卉、华东花卉、华北花卉占领了!面对武汉市场,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木兰花乡转型种植商品花,基本不存在销售困难。
当然,花卉种类很多,仅原种兰花就有48种,我国有29种,变种数量很多,原生玫瑰则有二百多种,混种、变种成千上万,因而,大幅度提升木兰花乡花卉产业品位,不是很容易。
盆栽花
我国有数量极大的家庭购买盆栽花,放置在庭院里,或阳台上,部分家庭呵护备至。
我家也有不少盆栽花。
盆栽花市场广阔。“欧洲花园”荷兰也种植了大量盆栽花,大部分出口,木兰花乡临近武汉主城区,交通方便,应当重视盆栽花的种植和营销。
很多人对自家盆栽花品种十分讲究,也十分挑剔,常四处寻觅优良品种乃至珍贵品种,有时不计成本,我亦如此。因而,若木兰花乡盆栽花品种达到了足够的丰度,一定会吸引大量武汉市民、外市市民前来选购盆栽花。
这就会拉升木兰花乡旅游人气,增加旅游业收入。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较多的塑料花盆。塑料花盆质轻价低,但极易破损,且很不美观,仿瓷塑料花盆外观较好,但也容易破损,使用寿命短,从长远看,仿瓷塑料花盆的使用成本高于陶质花盆。
初期,木兰花乡可批量购入花盆。中后期,随着盆栽花销售量不断增加,可引进设备建厂自产陶质花盆。
陶质花盆
在我的家乡县,有一个水面为9平方公里的近江湖泊,名策湖,十几年前我亲眼目睹了当地人在湖汊底部挖制砖黏土,挖出的根本不是普通黏土,而是银灰色的高品质黏土!将这种黏土烧制红砖,简直是暴殄天物。
我在武汉市也曾碰见多处湖滨工程作业中挖出了银灰色黏土。
因此,我基本认定武湖、后湖底部有高品质黏土资源。
高品质粘土可以制作花盆,当然也能制作釉面瓦等其它陶制品。从武湖、后湖底部挖取优质黏土资源,不影响湖泊景观,不产生污染,对湖泊渔业、生态系统、小气候调节功能可产生有益影响。
以规模化生产陶质花盆方式介入,利用武湖、后湖高品质黏土资源生产釉面瓦、釉面仿古砖、彩釉仿古器具等陶质产品,可创办一家现代企业,这家企业年增加值就不好说了,可能超过1千万,也可能超过1亿。
逐渐推进
木兰花乡公司宜选派干将,与进村志愿大学生、本村有才能有兴趣的志愿村民一起,团结协作,共同推进商品花产业的发展,共同推动新型制陶产业的创建。
参与人员应努力吸收专业知识,增强专业技能,积极在家中养花,积极为本村花卉产业的进步作贡献。
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先在花乡景区既有花坪的试验区低成本实践,再逐步推进。
部分人员应努力向植花能手、花卉专家、商品花经营人才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