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隐双山——苏州耦园(十二)完

标签:
旅游游记杂谈 |
分类: 原创游记 |
沿走廊一路西行。走廊对面有一只正方形的小亭。这座小亭就是鹤寿亭。
鹤寿亭为卷棚歇山顶,梁架明露,为圆作船篷轩式,面积约20平方米。
沈秉成当年任镇江知府时,曾得《瘗鹤铭》拓片,较其以前所藏的数种《瘗鹤铭》拓片多出"寿鹤"两字,其上又有清人吴伟业款识,故取名为"鹤寿亭"。而沈秉成又自名老鹤,喜欢鹤遗世独立的品质。


鹤寿亭前小院。月台、假山、花台与织帘老屋相映成趣,为主人酝酿文思所在。




云墙之南是一个以“纫兰室”为主体建筑的小庭院,幽静,给人一种出凡脱俗的感觉。纫兰室为才女严永华书室。

纫兰室为才女严永华书室,面阔三间,因原无堂构名,形似长方形,故习惯称之为“长方厅”。纫兰室与织帘老屋相伴,后有藏书楼。严永华闺中的诗作之结集名为《纫兰室诗钞》。
织帘老屋南,纫兰室北,其间是一座湖石假山,与东花园的黄石假山遥相响应。

湖石假山由采自西山的太湖石构成的岩溶地貌,山中有洞壑,山坡有磴道,山顶有平台,湖石假山与逶迤的走廊,起伏的云墙,百年古树有机结合,组成了美丽的庭院。



在湖石假山上俯瞰“织帘老屋”。织帘老屋面阔三间,四周有象征群山怀抱的叠石和假山,假山纯朴自然,轮廓完整,山上有云墙相隔,山下有山洞相通,与书斋前宽畅的平台、四时花艳的花坛组成一组幽静恬美的环境。寓意夫妻双双在山林深处,一起读书明志,一起织帘劳动之意境。

走出耦园园门,来到幽静的小新桥巷。

门外跨街的石坊上,有砖刻门额“耦园”两字,一面为隶书,一面为篆书,是园主沈秉成孙子的好友、近代书法家周退密先生所书,古朴、典雅、沉静,正符合了耦园的基调。
前一篇:偕隐双山——苏州耦园(十一)
后一篇:湖山相映——苏州石湖景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