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隐双山——苏州耦园(十一)

标签:
旅游游记杂谈 |
分类: 原创游记 |
西园是一个以藏书楼为主、湖石假山为衬的书斋庭院。最北端是一座“凹”字形藏书楼。沈秉成自称“万卷图书传世富”。
小院的铺地也很有特色,有各色卵石和碎瓷拼砌成美丽的图案。院中有一口宋井,可惜井是圈非,井是宋井,井圈已不是原物,是从别处移来的。耦园中有很多对景,“东池西井”,这口井与东花园的受月池就构成一组遥遥相对的对景。
西花园以藏书楼、书房为特征,突出书斋与庭院的有机结合。把整体环境以织帘老屋为中心,与东花园的山水游赏体验相区别,利用湖石的纤巧柔媚、古木的深沉浓荫,创造出安宁、圆熟的胸壑山水,“风篁类长笛,流水为鸣琴”。在东花园载酒胜赏之后,西花园醉在精神的丰满,也许间杂着露台花街上瓶(平)升三戟(级)
的仕途幻想,飘过东面“鹤寿”亭羽化登仙的酣梦。
信步南行,庭院中间树木掩映下有三间厅屋。建筑属鸳鸯厅形式,根据季节、光线、温度不同,夏秋在北厅,冬春在南厅。
堂上挂一幅《织帘图》,图旁有副对联:织帘高士传家法;卜筑平泉负令名。出句将沈秉成与南朝沈驎士隐居读书,不慕名利的高德联系起来,因出于同宗同姓,故以“家法”相传,旨在赞美园主的品行。对句直接称颂沈秉成修筑耦园的雅举,赞其在社会上留有美好的声誉。
室内梁上高悬“织帘老屋”匾额,为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题书。织帘,典出南朝故事。是说南齐吴兴人沈驎士家里十分贫困,他一面诵读诗书,一面编织竹帘,口手不停,还打柴汲水,并日而食。满腹经纶却终身不仕,被誉为笃学守节的典型。题额表明园主向往织帘劳动、躬耕读书的田园生活。
也许南朝高土沈驎士可以做个榜样,织帘谋生,著述课徒。园主的心情是复杂的,但是潇洒散淡的生活却真切地表现在整个的气氛里。
堂上另有一副柱联:涧道余寒历冰雪;洞口经春长薜萝。是清代名臣左宗棠撰书。意思是说,涧水边的小道经历冬日冰雪后还留有寒气;山洞口春天长满薜荔和藤萝。出句取自杜甫《题张氏隐居》诗之一:“涧道余寒历冰雪,石门斜阳到林丘。”讲的是初春傍晚山丘水涧的景色;对句出自杜甫《即事》“洞口经春长薜萝”,描写幽静、冷寂的山野景色。
屋内的门窗都是用银杏木所雕,中间是镂空的图案,窗景也更显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