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义叠翠——苏州天平山(四)

(2022-06-08 05:02:53)
标签:

旅游

游记

杂谈

分类: 原创游记

高义叠翠——苏州天平山(四)
高义园,是天平山庄的主要建筑。共有四进,依山而筑,渐进渐高。高义园之名为乾隆皇帝南巡时所题。高义园前园,两侧有相对题字“仁寿”、“智乐”的圆弧形大门,是一排五开间的轿厅,雕刻图案,式样古朴。
高义叠翠——苏州天平山(四)
过二门楼,便是全区的建筑中心——乐天楼。这是一座宋代建筑。相传原为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的读书、游览和休息之所,故以白居易之字为楼名(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又因乾隆南巡时登楼眺望,翻阅藏书,故又称“御书楼”。

高义叠翠——苏州天平山(四)
该楼有二层,楼下是四面厅,四周都是回廊,可从不同角度观景;门前有嘉禾范玉琨书联:“万笏皆从平地起,一峰常插白云中”;厅后东西两侧设有梯登楼,楼厅建筑更为精美,也是四面敞通的厅阁,在此可眺望山景。楼下边廊外有小院,院中利用山崖、卵石聚泉成池,环以葱郁的花木、竹丛,颇有天然情趣。
高义叠翠——苏州天平山(四)
第三进为逍遥亭,取《诗经》“所谓伊人,于焉逍遥”之意,亭为歇山方亭,构筑别致,架临台上。亭北设有梯可登,南与御书楼隔园相望,互为对景。也是苏州艺人为乾隆皇帝唱评弹的场所高义叠翠——苏州天平山(四)
“中宪公祠”题额,“中宪公”是对范仲淹次子范纯仁的尊称。纯仁,字尧夫,官至侍御史,属于“中宪”。
高义叠翠——苏州天平山(四)
最后一进是高义园大殿,为歇山顶厅堂建筑,厅有三间,龙头屋脊,简朴庄肃。
高义叠翠——苏州天平山(四)
殿中悬有乾隆皇帝手书“高义园”盘龙金匾,高义两字取杜甫 “辞弟输高义,观图忆古人”句意而名,壁间嵌有御碑两块。殿前东西两侧有厢房,中为庭院,植桂花、木兰;殿东院有古罗汉松一棵,松龄颇古,相传为明代江南才子唐伯虎手植。
高义叠翠——苏州天平山(四)

 

高义叠翠——苏州天平山(四)

“逍遥亭”,为明代吴中才子文征明题额。此亭结构别致,与“中宪公祠”为一体建筑。
高义叠翠——苏州天平山(四)

高义叠翠——苏州天平山(四)
在高义园西侧,位于天平山庄最西部的一片建筑为白云古刹。唐宝历二年(826年)僧人永安修建,初名白云庵,以白云泉得名。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赐额“功德禅院”,成为范氏功德香火院,又称天平寺。
高义叠翠——苏州天平山(四)
“有唐梵宇”门额。庚申四月(1921年),邹嘉来题。
高义叠翠——苏州天平山(四)
清代同治年间,重建硬山式大殿三间及院门两重。白云古刹的大殿台基及莲瓣绕联珠覆盆式青石柱础,年代较早。
高义叠翠——苏州天平山(四)

 

高义叠翠——苏州天平山(四)
“万笏揖师”“万笏朝天”为天平山的奇石景观,为天平三绝之一。满山的嶙峋怪石“若卧若立,若搏若噬”,犹如古代朝臣手执的笏板。传说天平山本乱石横生,势如五虎扑羊、乱箭穿胸,而范仲淹无视风水险恶,将龙脉福地拱手让出办学,自择绝地葬先祖于此。范家先祖落葬之时,电闪雷鸣,风雨大作,惊得满山顽石翻身,成就了“万笏朝天”的石柱奇构。明代大画家唐寅曾歌咏抒怀道:“天平之山何其高,岩岩突兀凌青霄。风回松壑烟涛绿,飞泉漱石穿平桥。千峰万峰如秉笏,崚崚嶒嶒相壁立。”
高义叠翠——苏州天平山(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