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苏州加菲猫
苏州加菲猫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458
  • 关注人气:3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临池浴鸥——苏州艺圃(二)

(2022-05-27 20:19:18)
标签:

旅游

游记

杂谈

分类: 原创游记

临池浴鸥——苏州艺圃(二)
乳鱼亭位于艺圃东南部,西临水池。乳鱼亭是苏州园林中唯一明代遗构的亭子。
临池浴鸥——苏州艺圃(二)
亭为方形攒尖顶,高3.05米,边长3.32米。其木构部分相当奇特,亭中有八柱十二斗拱,在转角斗拱间,又置有四十五度角的月梁,天花板又以四个散斗承托,这种构造在其他亭子中很少见。尤其珍贵的是在斗拱、月梁、枋和天花板上,都有造型独到的草龙图案,更为别处所罕见。
临池浴鸥——苏州艺圃(二)
乳鱼是指很小的鱼。乳鱼亭匾额为张辛稼所书。抱柱联有两幅:“荷淑傍山浴鸥,石桥浮水乳鱼。”为韩秋岩撰句,程可达所书。
临池浴鸥——苏州艺圃(二)
亭前还有副抱柱联:“池中香暗度;亭外风徐来”。当年艺圃荷塘中的“四面观音”荷花,曾名动一时。《拙政园文蘅山手植古藤歌》云:“艺圃池莲一往表清逸”,可见当时艺圃赏荷之盛。“乳鱼亭”凸出在荷塘中,三面都是荷花。盛夏在此小憩,清风徐来,荷香袭人,让人惬意舒心。
临池浴鸥——苏州艺圃(二)

临池浴鸥——苏州艺圃(二)

临池浴鸥——苏州艺圃(二)
乳鱼桥。池东南角,通向乳鱼亭的是罕见的平弧型石板桥,由六块石板构成,其中有三块石板为修复时从池中捞出的明代原物。这种平弧型石桥是明代的传统式样,现在在苏州园林中仅存这一孤例。
临池浴鸥——苏州艺圃(二)

临池浴鸥——苏州艺圃(二)
艺圃的山,是用筑土叠石成山,湖石主要用于池岸的峭壁和山间小径两旁,及与浴鸥庭院相连的山洞假山。所用的石头,大的峭立挺拔、纹理奇特,设计者将它们有机地联接在一起,给人以浑然一体的感觉。
临池浴鸥——苏州艺圃(二)
山上的最高点是朝爽亭,朝爽是指早晨明朗开豁的景象,周围古木葱茏,山石嶙峋,景色秀丽,清爽可人。朝爽亭是六角亭,六根亭柱,亭柱间是低栏水泥坐栏,盛夏之际,坐在亭中,山间微风从林间吹来,带来一阵清凉,一阵清新,享受一时清闲。
临池浴鸥——苏州艺圃(二)
此地原名“朝爽台”。“朝爽”二字引自《晋书·王徽之传》:“西山朝来致有爽气耳!”。
临池浴鸥——苏州艺圃(二)
水池南岸堆土为山,临池,以湖石叠成峭壁危径。池的东南和西南各延伸出一水湾,深入峭壁之下,给人的感觉如同连接着深山中的溪涧,体现水池之水是源之深涧的活水;在两处水湾入口,架有小桥,因此整个水面被做到有聚有分,聚则是中央的大水面开阔明朗;分则是在小桥、湖岸的围绕下形成好几个沼池,使得水面多变,源流深远,涧曲湍洄,更显自然之趣。
临池浴鸥——苏州艺圃(二)

临池浴鸥——苏州艺圃(二)

在水池的正面,从乳鱼亭到浴鸥门洞一线,以石矶为池岸,石矶突出于池面,有的紧贴着水面,有的稍高挑于水面,远近高低各不相同,使水池周边蜿蜒曲折、混然天成,站在突出水面的石矶上,三面临水,戏水、观鱼、赏荷,增添人和水的自然亲近感。石矶是指水边突出的巨大岩石,一般是指在江河两岸山体或峭壁延伸突出于水中的岩石,造成水流的激变湍急,所以石矶都处于江河两岸比较险要的地势。在苏州园林中,石矶成为水池边置景的最重要组成元素,就是取其背靠高山峭壁,而本身位置险要。在园林小小的水池边,巧妙地置上一个或多个石矶,使园景更接近自然之趣。  

临池浴鸥——苏州艺圃(二)

临池浴鸥——苏州艺圃(二)
艺圃的中心是一片水面,水池是苏州大小园林的必备元素。如果在想像中艺圃的水池将其北向上,南在下地竖起来的话,那水池的形状像一只高脚葡萄酒杯,侧看杯口是一条直线,这是因为延光阁横跨在水池上,使水池的北沿成为直线,这对追求水面形状多变奇巧、景物层次分明的园林理水的理念来说似乎不是最佳,这也可能与艺圃不是统一设计、一次完成有关,各任主人按自己的身份、品味、需求而增删改造。
临池浴鸥——苏州艺圃(二)

临池浴鸥——苏州艺圃(二)

池西南角水湾口,也架有六块石板构成的三曲桥,名“度香桥”,该桥对着浴鸥庭院的圆洞门。桥造型古雅、线条简练,桥离水面仅仅十多厘米,比两端的小路路面还低,从山路下来过桥,似乎是从水面上走过。
临池浴鸥——苏州艺圃(二)

临池浴鸥——苏州艺圃(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