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西渔隐——苏州网师园(九)

标签:
旅游游记杂谈 |
分类: 原创游记 |
自“小山丛桂轩”向西南,有曲廊可至“蹈和馆”,馆额取“履贞蹈和”为名,寓平和安吉之意。
此馆面东,南北三间,前有落地花窗,南北开花窗,这里原是园主宴居之所。
蹈和馆南面是园主平时操琴的琴室,有匾额,墙上砖刻“铁琴”,是一座别致小院。亭中间放琴桌,琴砖一方,长约一米半,宽约半米,中间漏空,四面镂以精致花纹图案,琴砖底部垫红木几架。
壁间放红木挂屏,嵌云南大理石,气势磅礴。
庭前堆湖石假山配以竹丛、枣树与古桩石榴盆景。
古桩石榴大盆景放在青砖盆中,盆长2.64米,宽1.3米,高0.9米,底周围刻“寿”字花纹,石榴古桩已有350岁。红枣寓意早得贵子,石榴寓意多子多福。
树龄200年的枣树高出墙头,秋天红枣累累。
庭院的西墙壁上嵌有十块扇形碑帖条书石,是同治园主李鸿裔的精美书法。这是一处封闭式庭院,幽深清静,是抚琴听曲的理想之处。
露华馆,这里以前是一个牡丹芍药园,荒废多年,现在恢复旧观。园名取自李白咏牡丹诗“春分拂槛露华浓”,屋内茶室,屋外复种了三百多株、二十多个品种的牡丹和芍药。
庭院南墙壁上嵌有“玉椀金盘”四字,取自宋代沈辽咏牡丹诗“昔年曾到洛城中,玉椀金盘深浅红”句。
爬山廊壁间嵌砖镌刻“樵风径”额,樵风即采薪归来乘着顺风,径名寓隐居之意。廊壁嵌有十块书条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