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巷幽兰——艺圃(二)

(2021-02-22 20:51:29)
标签:

旅游

游记

杂谈

分类: 原创游记

小巷幽兰——艺圃(二)

池西南角水湾口,也架有六块石板构成的三曲桥,名“度香桥”,该桥对着浴鸥庭院的圆洞门。桥造型古雅、线条简练,桥离水面仅仅十多厘米,比两端的小路路面还低,从山路下来过桥,似乎是从水面上走过。

小巷幽兰——艺圃(二)

小巷幽兰——艺圃(二)
主建筑延光阁位于水池北岸,横跨整个北部水面,是江南园林中最大的水榭。
小巷幽兰——艺圃(二)

叠石多姿,翠竹掩映,绿荷田田。

小巷幽兰——艺圃(二)
艺圃已成为老苏州人吃茶休闲的最佳去处。在延光阁内喝杯茶,听说书人谈古论今,这或许是再惬意不过的事情了。
小巷幽兰——艺圃(二)
清朝的文人汪琬在《艺圃十咏》里咏了“度香桥”:“红栏与白版,掩映沧波上。两岸柳阴多,中流荷气爽。村居水之南,屣步每独往。”
小巷幽兰——艺圃(二)

浴鸥庭院。入口是一个月亮门,不管是从响月廊出来沿着墙走,或是从假山的山洞里钻出来向左拐,或是从水面的三曲桥上过来,就都可以进入圆洞门。

古人常用鸥鸟的形态来比喻隐居,有许多带“鸥”的词语表示隐居生活:如鸥没——鸥鸟逍遥飞翔于水面,比喻隐居者生活的悠闲自在;鸥盟——与鸥为友,指隐居江湖;鸥梦——指隐居的志趣;鸥情——代表退隐者的心情;将庭院取名“浴鸥”,寓意园主以隐居自乐,不以世事为怀的情愫。
小巷幽兰——艺圃(二)

小巷幽兰——艺圃(二)
池边太湖石上坐着拍摄婚纱照的新人。
小巷幽兰——艺圃(二)
浴鸥庭院的两个月亮门,二月映泉,一带清流,板桥平步,清心可鉴。
小巷幽兰——艺圃(二)
浴鸥庭院很小,面积只有几十平方米,庭院是一个南北向长、东西向窄的不规则长方形。中间一个圆洞门,门上额名“芹庐”,里面是一个更小的小院,圆门北面是香草居,南面是南斋,门前石子小路;中间部分是水面,即像小溪又像水池;右边部分是直通前后的石子小路、围墙边的峰石和植树。
小巷幽兰——艺圃(二)

小巷幽兰——艺圃(二)

小巷幽兰——艺圃(二)

小巷幽兰——艺圃(二)
中路水池叫“浴鸥池”,萦回诡曲,溪上有三桥,月亮门口小石桥由四块石板拼接,里面的两桥,由湖石搭配,精致奇巧,将水面分割成三段,形状各不相同;在小溪式水池在两旁,错落有致的围置着高低不同的湖石,使得原本单调的小水池,穷工极变,层次分明。艺圃设计建造者文震亨(园主文震孟之弟)对此的设计理念是“阶前石畔凿一小池,必须湖石四围,泉清可见底,中蓄朱鱼翠藻,游泳可玩。四周树野藤细竹,能掘地稍深,引泉脉者更佳。忌方圆八角诸式”(《长物志》,文震亨著)。
小巷幽兰——艺圃(二)
池东面是庭院东围墙,沿白墙是低矮的湖石花坛,高低石峰与小溪相映成趣。白墙有两处通向墙外假山,一是靠近入口的小方门,小门进去是假山区的湖石叠成的曲折山洞,这个巧妙设计留出的小门,使得小院内小假山与墙外主假山形成的山洞相通的意境,实现了空间的深远和景深的深邃;一处是白墙尽头留下的通道,该墙没有与顶头的墙接拢,留下约一米的通道,有三级台阶,拾阶而上,是假山后的石子小路。这个通道口被花草树木遮掩,若不是沿路走到尽头,真还不知道有路。站在这里,好像已经是“山穷水尽疑无路”了,但只要向前跨一步,眼前就豁然开朗,“ 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小巷幽兰——艺圃(二)

小巷幽兰——艺圃(二)

小巷幽兰——艺圃(二)
在庭院的四周,围墙前、转角处、山石边,种植有天竺、榔榆、探春、桂花、结香、腊梅、凌霄、鸡爪枫等花木。这些花木,有些四季常青,有的四季次第开花:探春,每年二三月,其金黄色的花在寒风中预示着春天的来临;结香,先花后叶,每年三四月满树黄花;凌霄,爬藤植物,攀延于墙上,每年七八月开出漏斗形红花;桂花,每年九十月开花,花虽细小,然飘香满园;天竺,冬天最寒冷日子里,其变成红艳的叶子和枝头结成宝塔型的鲜红色球果为萧条寂寥的园子增添了生气和喜庆;高大粗壮的榔榆树、姿态雅丽的鸡爪枫、四季青翠的竹子,即使在这微观园林中也体现出自然山林的气息和四季不同的景色。 
小巷幽兰——艺圃(二)

叠山之顶的朝爽亭,梧桐青荫掩映。

小巷幽兰——艺圃(二)

在浴鸥庭院里有一书斋名为“南斋”,是指园子最南端的书斋,有三开间阔,原为姜氏次子实节读书处。

小巷幽兰——艺圃(二)

小巷幽兰——艺圃(二)
室内陈设书房布置,墙上挂着一幅山居图,十分清幽。有诗曰:“僻处西南静不哗,宜书宜画竞相夸。妍荣枝叶窗前绿,一片秋声入影斜。”
小巷幽兰——艺圃(二)

“鹤柴”,也叫“鹤砦”,旧时园主养鹤之所。砦通柴,指栅栏、篱落。鹤,闲逸高雅,超俗不凡。如:鹤发松姿、闲云野鹤、闲云野鹤来形容人虽老犹健、生活闲散、脱离世事、无拘无束、来去自如。王士祯《艺圃杂咏·鹤柴》:“长身两君子,宛与孤松映。三叠素琴张,一声远山静。嘹唳月明时,风前杂清听。” 好像那些隐居的高人都喜欢以鹤自居。 

小巷幽兰——艺圃(二)

小巷幽兰——艺圃(二)

从南斋旁圆门进去是一个院中院——芹庐,芹庐里为一组“品”字形的建筑群,北为香草居,门开向芹庐院内,另有一门与响月廊相连;南为南斋,门对浴鸥池;两厅之西有一长条小室取名“鹤柴”;中间为湖石花坛小庭。   

小巷幽兰——艺圃(二)

香草居。这里在旧时是姜埰次子姜实节的私塾之处。因此房屋前小院种植有香草,故取名香草居。这些植物虽然昏暗不明亮艳丽,但生长茂盛,蕴藏芬芳,满院飘香。 

小巷幽兰——艺圃(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