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苏州加菲猫
苏州加菲猫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458
  • 关注人气:3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涛声依旧——枫桥景区(三)

(2020-12-19 17:35:53)
标签:

旅游

游记

杂谈

分类: 原创游记

涛声依旧——枫桥景区(三)
由枫桥北堍的“江枫洲”石坊向北是名为“半砚巷”的古街。这条沿河古街,由富有苏州地方特色的过街楼等组成。取名"半砚巷",名字的来历还有个故事。原来枫桥西部有个叫吴岑渚的文人,居住在一个非常简陋的居室,读书的斋室只有几步之大,除了放一些书籍、笔墨纸砚之外,没有其它任何物品。书房虽简陋,却是门临溪流,朝晖夕阴,云烟变幻。正所谓"室雅何许大,花香不在多。"有一天,吴先生不小心将砚台打破,仍然用半只砚台写字,最后成为了书画诗皆能的文人,索性就以"半砚"作斋名。现在将"半砚"用于文化街。此处为半砚巷口的松风阁。
涛声依旧——枫桥景区(三)

涛声依旧——枫桥景区(三)

涛声依旧——枫桥景区(三)
“松风阁”中展出有各种奇石。
涛声依旧——枫桥景区(三)

涛声依旧——枫桥景区(三)

涛声依旧——枫桥景区(三)

涛声依旧——枫桥景区(三)

涛声依旧——枫桥景区(三)


涛声依旧——枫桥景区(三)
王晓剪纸
涛声依旧——枫桥景区(三)
缂丝世家
涛声依旧——枫桥景区(三)
凤英绣庄
涛声依旧——枫桥景区(三)
由苏州几个著名的青年书画家在此创立了"枫桥书画院",决意将国文化内涵博精深,外表素朴简单的风格传承下去。
涛声依旧——枫桥景区(三)
盛运米行
涛声依旧——枫桥景区(三)

涛声依旧——枫桥景区(三)

涛声依旧——枫桥景区(三)

涛声依旧——枫桥景区(三)

涛声依旧——枫桥景区(三)
珍宝当。漕运,驿站,来来往往的人多了,开店铺做生意的人也多了,当铺自然也就应运而生。
涛声依旧——枫桥景区(三)

涛声依旧——枫桥景区(三)

枫桥水马驿。七世纪,隋炀帝将江南运河与大运河连通,枫桥镇地跨江南运河,成为水陆两驿道的要塞,旧设驿站,接待来往官吏、传播政令、飞报军情、运送使客和物资、为信使换马或换船、办理交替手续等。

涛声依旧——枫桥景区(三)

“吴会风清”石坊
涛声依旧——枫桥景区(三)

惊虹渡源自明赵宦光“寒山别业”中“惊虹渡”一景,将它沿用于景区古运河码头渡口,让人回味古代这里人潮如流,盈浪喧天的情景。

涛声依旧——枫桥景区(三)
运河边夹竹桃花盛开。
涛声依旧——枫桥景区(三)

惊虹渡四面环水,临运河而建。“惊虹渡”三个字由书法家谭以文书写;牌坊对联“云霞流丽东西映,天水空明上下鲜。”是乾隆皇帝南巡时所赐,现由书法家费之雄重书。

涛声依旧——枫桥景区(三)
回望“半砚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