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气禅心——虎丘山景区(三)

标签:
旅游游记杂谈 |
分类: 原创游记 |


冷香阁位于虎丘拥翠山庄北。民国七年(1918年)元宵节,一代宗师金松岑带了两个儿子,骑驴踏雪,出阊门经七里山塘到虎丘游赏,他相中虎丘拥翠山庄北、第三泉南的一块空旷高地,拟在此植梅建阁,以壮虎丘景观,方便苏州市民就近赏梅,以免“探梅必于邓尉,住返必三日程”之劳。后与汪鼎丞、费仲深等文化名人联合发起,由社会名流、各界人士捐款集资,由邱玉符主办兴建。




冷香阁于民国八年(1919年)竣工。上下两层,皆为五楹,东、南、西三面悉以环廊,青砖坐坎置有吴王靠。冷香阁东、南、西三侧种植红、绿、白梅300馀株,冬春之际,清风疏影,暗香浮动,故取名冷香阁,成为一时之胜。汪东等众多文人雅士誉其为“小香雪海,兼有孤山、邓尉之胜”。自此,虎丘冷香阁成为苏州市民最便捷的赏梅处。

石观音殿遗址。

北宋天圣年间,湖州臧逵臧宁兄弟侍奉双亲十年如一日。臧逵积劳成疾,经济拮据。他洁斋诵观世音菩萨名号,晚上梦见白衣人针其耳,毛病马上好了。臧逵善画,臧宁精刻,俩人发愿雕观音像,但不清楚具体的模样,有一天臧逵又梦见了白衣仙人,醒来连忙追忆,所绘大士容貌清秀,慈祥可亲,体态健美,神态庄重,使人肃然起敬。时人看了无不称好,谓之应梦观音,传为佳话。


申公祠原为明代苏州状元申时行的祠堂。据《虎阜志》记载,虎丘旧有申文定公祠,该祠“在三泉亭南,祀明少师大学士时行。”如今这座状元祠堂成了“虎丘历史名人馆”。
一块由范敬宜书写的“剑气禅心”匾额高高地悬挂在祠堂中央,两侧分别挂有冯其庸书写的虎丘对联,笔法苍劲有力,整座祠堂大气又不失幽静。在祠堂的南、西、北三面墙上,均匀地分布着一块块别致的书条青石,上面镶嵌的是与虎丘有关的72位名人贤士资料。虎丘历史上曾接待过众多名贤雅士,他们在游览过虎丘后写下了不少赞美虎丘的诗文词赋,上至春秋时期的阖闾、孙武,下至民国时期的陈去病、金天翮,每个人都曾在虎丘留下一段故事,通过阅读青花瓷版画上的简介,可以进一步加深对虎丘景区人文和历史的了解。


陆羽井上的亭,名三泉亭。

被封为“茶圣”的陆羽在贞元年间来到虎丘,挖了一口井,以这口井中的泉水作标准,对比各地水质,写了我国第一部《茶经》,由于井水清冽、味甜,被陆羽命为“第三泉”。这池四周石壁赭色,纹理天然,秀如铁花,所以取苏东坡“铁华锈崖壁”诗句又称它为“铁华崖”。



月洞门上砖雕书“小五台”。

致爽阁,取诗句“四山爽气,日夕西来”命名。清朝康熙八年间圈入行宫,咸丰十年毁于火,现存建筑是1930年宣愣和尚重建的。在这里远望可看到狮子山,这头狮子正伏着在地上回首望虎丘,这就是著名的“狮子回首望虎丘”景观。
前一篇:剑气禅心——虎丘山景区(二)
后一篇:剑气禅心——虎丘山景区(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