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教育现象的再认识再思考

(2012-05-27 22:46:37)
标签:

思考的力量

教育反思

改革

路在何方

怎么办

分类: 万叶千声

                                      对教育现象的再认识再思考

1我非常赞同并欣赏西方的先进教育理念,但绝不盲目跟风。因为我无法脱离开自己所处的教育体制的背景去做无米之炊,同时我也奉劝那些空谈西方先进理论的具体操作步骤的伪教育家和标新立异者,不要为了个人利益而再忽悠普通的一线教师。既不要自欺,也别欺人。因为你最终愚弄的是自己的民族和同胞-------良心上过得去吗?

2在当前教师队伍自己普遍缺少经得起时间和实效性检验的教育教学经验的情况下,盲目采取很多年前一些特级教师和优秀教师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育人环境以及不同的课程设置范围下所产生的某些教育经验,是不够合理的,而这只能证明一点--------当今教育教学水平在整体下降。

3神化某些当代的教育教学名人。现在各地各级学校都在盲目追求名师效应,用首席教师、首席班主任和名师的评选工作来为学校争得更多优生资源,从而在客观上引得更多的教师把精力放在名利的追逐上,放在各种带有明显的表演性质的花拳绣腿的教学活动上,所以看似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表面上给社会公众带来的是上级对教育的重视和各种投入,实则是对整个教师队伍的扰民乱民,不仅让更多的教师学会了做表面文章,而且还从根本上损害了学校的主人----学生的根本利益--------学生成了教师攫取个人私利的表演道具和利用工具。

4现在普遍存在将课堂教学过程按照自己的主观臆断随意进行割裂的现象:教师讲课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学生动笔练习的时间不得少于10分钟;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要在课堂上有交流对话的过程;每节课至少让不少于10人次以上的学生有自我展示的机会,比如发言、上前台演示等;每节课结束前要让优中差的学生代表表述一下在本堂课上的收获和心得;每节课结束前应该有对当堂学习内容的落实性的检测----------总共45分钟的上课时间,有谁能把这些环节都设置得那么恰当合适?!这些对课堂环节的主观上的设计完全没有考虑到作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真实的学习状况,没有给学生留下对知识进行自我揣摩和思考的时间,尤其是没有考虑到一般学生和差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水平,而是按照自己对理想课堂的闭门造车式的梦想所得出的教学“经验”,这是极其不科学不合理的,是违反教育实质和规律的做法,从有教无类、教育的公平性公正性上来说,也是极其不道德的,同时这也更充分反映了教师本人在教育上本末倒置急功近利的心态和做法。这些所谓的“先进经验”都是伪经验。但是,很遗憾的是,这不仅成了考察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主要依据,还成了大家都必须奉行的圭臬。惑矣!

5学生只要是没有获得关注社会生活的时间和机会以及关心社会敏感问题和民生问题的权利,他们就不会拥有真正有价值的思考对象,不会获得思考的真正自由和内在动力。

6教师既是真理的传播者,也可以是真理的探索者,但教师本身并不代表真理。而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话语权和决断权的包揽专制态度和由此表现出来的绝对权威性,总是显现出很多教师对自己的错误定位-----我就是真理。

7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的肯定鼓励以及对其所犯的错误的最大包容,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满足了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使之容易获得对他一生的发展都起到巨大作用的自我认同感。但是,遗憾的是,这却是当前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中普遍忽视和极度欠缺的。

8目前,学科种类和内容的超大设置及其深度难度,和课时计划的极度紧张性形成了巨大的矛盾冲突。这种矛盾冲突的不可调和性迫使教师像清仓大甩卖的商贩一样,急于将课程内容兜售给学生,所以教师和学生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强卖和被强买的关系,在这种糟糕的现实情况下,毋庸说教育要培养出什么会思考会创新的人才,就是师生间的和谐关系都不会出现和保持,怎么会有成功的教育?!

9课堂的真正民主性主要体现在教师和学生在交流对话的过程中,双方都对所交流的教科书的内容以及相关的观点、认识甚至是结论持有质疑和对它们重新作出自我判断和评价的权利!

10考察一个教师教育教学质量和能力水平的关键点应该在于-------在45分钟的时间里,他通过自己对一系列知识观点结论的认识分析和思考,带动引发了学生对以上内容做了多少质疑分析和思考,是否激活了他们进一步探究问题的内在动力。很显然,学生产生的质疑越多且合理,思考的广度越大、深度越强,教师授课的含金量就越高。而这一点,竟是今天考察标准里最稀缺或者是根本就不存在的。

11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和保持的动力源泉,除了在于老师合理科学的鼓励引导外,最重要的就是在他们自主探索、发现知识及其结论的过程里,所经历的阻碍、困扰、困惑、痛苦以及豁然开朗后的喜悦所带来的一系列情感和心理的复杂变化过程。很显然,今天教育的一个重要缺失就是:教师对知识的急于兜售和课本直接把结论告诉了学生的事实状况,剥夺了学生自主探索的权利和过程以及由这个过程所产生的学习兴趣,所以中国的孩子鲜有对学校规定的课程知识出于自发自觉的喜爱者。

12教师之所以要注重自身师德的修养和言行的榜样作用,不仅是出于为人师表的工作性质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以此向学生传递一种更有价值和意义的东西-------教给学生如何去发现一个良师并跟随之。这一点对学生终生的学习和良好发展都将起到极其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其价值和意义远高于一切单纯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13日本东京大学教授佐藤学所提出的“学习共同体”的理论思想不仅带给中国教师一份有关21世纪教育改革的厚重礼物,同时它也应该引发全体国人的重视和自我反思。这个崭新的理论之精髓在于,学校不仅属于学生,老师,校长,它还属于所有学生家长和社区的居民,即人人都应该是学习的自主者和参与者,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人,家长在参与儿童学习创造的过程里进行学习。这种全民都热衷于学习和学习创造的社会生活方式,必将是一个民族复兴与强大的最有效的力量支撑。作为毗邻而居的日本,在全民都投入到学习和创造的热潮中去的时候,他们对教育的全方位的改革和人力物力的巨大投入的事实,对我们来说既是一种很好的借鉴,同时也是一种最大的威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