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个暑假,除了在家忙于家务外,抽空读了一些书。《古代写作学概论》,《中国古代文艺心理学》,《你的孩子也是天才》,《中国的针灸》,儿童版《宋词三百首》。虽然这里面多有蜻蜓点水似的浏览,但前两本是做了笔记的,收获很大,联系自己的写作和工作,感到现在才仔细读这两本书,真是有些读晚了,只能对当年自己不好好念书、不会念书进行自责了。好在我的孩子尚小,我还可以将自己学习上的得失告知于他,避免让他走弯路,但不知他是不是那种可教的孺子。看了《你的孩子也是天才》,觉得要做个象老卡尔·威特那样的父亲,真是难于上青天,哪个父亲能做到那种超乎寻常的自律,在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时时刻刻做着孩子知行的榜样?!所以这些教育的书籍,它们仅仅能给年轻的父母做各种提醒罢了,并不能当成一种可行的模式去学习去翻版,正如天才是不能复制的一样,每个孩子的性情不同,教育的方式也就不同,但我以为,父母的言传身教首先是重要的一个环节。那天,我在家陪着孩子做幼儿园的功课——背《大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一节时,儿子突然问我:什么是君子?我告诉他:君子就是品德特别高尚,知识非常丰富,热爱学习的人。他又问:妈妈你是不是君子?我回答说:不是,但我要争取作个君子。儿子听了,就说:妈妈成天看书学习都不是君子,那爸爸就更不是君子了,你看他什么时候回来读过书?我遂吃惊于孩子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由此可知,孩子对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观察得特别细致,当我们教育他的和自身作的不一致时,他就会对我们的教导产生疑问,很多父母的威信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地从孩子的心灵中暗淡下去的。所以,我们与其去批评社会环境的恶劣,当前教育的失败,不如躬身做孩子知行的榜样——从今天就开始做起吧。
——————我写给自己的一份反省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