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甘苦二十六年 (PART THREE)

(2006-06-16 23:56:51)

赶上中国高尔夫起飞时刻

 

“国内的大比赛越来越多,球场越来越多,中国的发展代表着全世界高尔夫发展总成果的再次投入,它坐享着高尔夫发展五六百年的成果,从英国,美国到日本,所有的经验在这里重新投资,它接受了全世界的祝福。而我赶上了中国高尔夫起飞的时刻,我认为在这个时候来是好事,也是学习的好时机。”

 

共同创造了东方高尔夫集团在中国内地的连锁经营理念之后,但因为在发展理念上的不完全吻合,林柏殳并没有如老板潘方仁希望的,到内地来共同参与连锁球场的管理,而是选择了退休。林柏殳以为自己从此可以和家人一起四处旅行打球,过上悠闲的生活,但鸿华和CBD球场的老板李皓却在这个时候通过一个东方的会员找到了退休在家的他。

?/P>

 

在李皓的盛情邀请之下,林柏殳来到北京考察,而他重出江湖的最终决定就是在这一次北京之行中确定的。参观过鸿华和CBD球场之后,林柏殳惊讶了,一个集团在中国北京拥有两个地理位置独天得厚的球场已经非常难得,而这两个球场在设计和造型上非常出色。两个拥有很大发展空间的球场,内地经济发展的迅猛,再加上老板李皓的劝说,林柏殳的心动了。他没有内地工作经验,也没摸过北京的寒带草,在已经功成名就的时候,很多人并不看好他的冒险,太太也劝他,说一把年纪了,也已经辛苦了那么久,女儿小的时候没有陪她们,现在她们长大了,一个在美国一个在巴黎,夫妻两个应该多去看看她们,应该多到外面去旅行,享受一下清闲的生活。

 

林柏殳没有动摇, 2004225,农历新年刚过不久,他带着妻子,把家搬到了并不熟悉的北京。来到北京之后,林柏殳做的第一件事情并不是工作,而是到各球会去拜访一些有经验的业内人士,做市场调查,他还抽时间去天坛祭拜了一下。他相信,只有当你对一个地方充满尊敬的时候,才有成功的希望。

 

“过去我要求我的员工要一天一个小进步,但在国内,要跟上这么快的发展速度就应该一天有一个大进步。”这是林柏殳在球场里最常讲的话,他也是这样做的。在刚到鸿华的三个月,他就创造了北京高尔夫的一个奇迹。2004年,由于新的球会经验欠缺,鸿华的果岭、发球台草坪全部死掉,当时所有北京的草坪专家教授都束手无策,认为应该放弃,老板李皓也打算关门培训,重新种草,到秋季再开门营业。但林柏殳却不想。曾经担任过草坪总监的他决定继续找方法,找尽了过去的经验,也请教了北京有经验的草坪总监们,翻阅了国内能够找到的所有资料,到六月,鸿华的草救活了!

 

球会最难管理的部门应该是球僮了,日本台湾老是发生球僮罢工事件,鸿华、CBD的球僮也会闹矛盾,为了让球僮快乐工作提升员工稳定性,林总没少在组织球僮活动上动脑筋,为她们办长城游、京城一日游,跟球僮一起搞庆生晚会,一起蹦迪。还带领球僮培训打球,并且组织鸿华、CBD的球僮进行“莱德杯“对抗赛,籍着比赛凝聚了团队意识,也对客人打球或对比赛有更棒的同理心。更安排了一批会员代表与球僮面对面交流,提升了一家亲的感觉。

 

2006VOLVO中国公开赛将在北京鸿华举行,林柏殳也带着他的团队去上海旭宝和深圳高尔夫俱乐部学习取经,北京的每场大比赛他也都会安排工作人员观摩。明年赛事举办的时间刚好赶上北方早春的草皮返青,因此对场地的要求很高,一个月前,林柏殳就已经和欧巡赛的赛事场地顾问Eddie Adams会面。而这个冬天,他会要求球僮集中做体力和赛事培训。

 

球场逐步稳定,五十六岁的林柏殳依然为了中国的高尔夫事业忙碌着,他甚至希望将来自己退出球会管理工作的时候依然能够给国内的高尔夫发展做一个“义工”,过平淡一点的生活,和太太一起到世界各地打球旅行,给国内新走上高尔夫道路的年轻人或者球会提供一些自己的看法。对于自己已经工作生活过两年的北京,他说无论将来走到哪里,他都一定会深深眷恋,“哪怕退休之后,我也希望每年都能回北京看看我的同事们,不过那时候,我就只有三个愿望:希望这些年轻小徒弟们能陪他老人家打个小球、喝杯小酒、拿个小红包作为回馈。”

 

 

国内未来的球场应该分类

 

应该有锦标赛型,也应该有简单型,有星级球场,甚至应该有几洞的小球场。大家应该朝各自不同的方向发展,强调多元化,而不能全部集中在会员制球场上,大家都要做世界第一球场显然是不现实的。

 

国内的高尔夫礼仪应该尽快提高

 

因为中国的高尔夫发展是一步到位的快速成长,所以硬件跟上了,高尔夫管理和礼仪方面,却还有欠缺。有很多打球的人太依赖球僮,推杆全靠球僮摆线,所有的压力也都加在球僮身上。而其实推杆是打球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应该是让球手自己来享受的,不然有一天出到国外打球,没有球僮递杆看线,就不会打球了。还有一些球手打球看天,刮风不打下雨也不打,但对高尔夫人来说,不能挑战恶劣天气的话,就享受不到它真正的乐趣。就好象如果圣安德鲁斯没有风,你就感受不到林克斯的真正风格。在球场上保持平常心,彼此礼让,才能做快乐的高尔夫人。国内的媒体应该有责任去推广高尔夫礼仪。高尔夫球会也应该通过比赛对球友进行教育。教练应该通过自己的行为对球手进行教育。国内的球手将来会走出国门,但只有能够提早培养自己在球场上的礼貌和礼仪,他们才能更好的跟别人交流,毕竟一个人的球品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别人对他的看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