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管理心理學林正光導師
管理心理學林正光導師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600
  • 关注人气:63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1岁前孩子成长的5个阶段

(2014-11-17 09:43:52)
标签:

杂谈

21岁前孩子成长的5个阶段

社会学家埃里克森的研究指出,一个人从生到死,共经历八个心智成长的阶段。如果在某个阶段里因为某些原因而没有充分地成长,这个人在生活中会感到乏力出现困扰。最初的五个阶段应该在21岁之前形成。 我发现很多辅导个案的情况与他说的吻合:今天的心理障碍与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要未能得到满足有很大的关系。

21岁之前五个阶段的主题成长需要是:
  第一个阶段:1岁以前--信任与不信任
  第二个阶段:2岁~3岁--自主与羞愧
  第三个阶段:4岁~5岁--主动与内疚
  第四个阶段:6岁~11岁--勤勉与自卑
  第五个阶段:12岁~21岁--对身份与角色的困惑

下面简略地介绍每一个阶段的意义
第一阶段:1岁以前--信任与不信任
  孩子的需要或行为:
  肚饿----被喂食物
  受惊----被拥抱
  哭泣----被拥抱
  若在这一阶段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孩子会觉得生成在一个安全的地方。长大后,会是一个开朗及信任别人的人。
  若家长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孩子会觉得生长在一个不安全的地方。
  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满足,长大后可能会出现以下的个性(特征):
  表现得异乎寻常地害怕被遗弃;
  需要别人照顾;
  不能信任任何人。
  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
  竭力维持毁灭性的感情关系,而且表现出偏执狂症的倾向,如暴饮暴食,或过分地需要别人的夸奖。

第二阶段:2岁~3岁--自主与羞愧
  孩子的需要或行为:
  孩子开始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生理机能,注意到身体的能力及限制(如控制大小便)。
  若这一阶段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受到家长支持及尊重,他会获得充满自主能力的感觉,觉得他自己对这个世界有一份影响力。
  若家长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孩子在成长中得不到鼓励,或受到恶意的批评及嘲笑,尤其是在他尝试学习如何控制大小便的过程中,他很容易产生害羞及羞愧的感受。
  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满足,长大后可能会出现以下的个性(特征):
   经常觉得自卑、无用及不可爱;
  不相信自己在世界上有存在的理由;
  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必须依靠别人的人;
  觉得自己生存的权利取决于对别人的重要性;
  经常做出不恰当的道歉。
  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
  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些什么,不能拒绝别人的要求、害怕有新的经验,害怕面对别人的愤怒。

第三阶段:4岁~5岁--主动与内疚
  孩子的需要或行为:
  喜欢幻想、创造及按照自己的主意行事;
  发展出主动性。
  若在这一个阶段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受到家长的支持,他会常常说出他的想法,表达他的情绪,并且他会发展出一份健康的好奇心。
  若家长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家长不支持他,反而因他做出的尝试而处罚他,他会觉得内疚、有犯罪感。因而停止他的主动性,或者秘密地进行。
  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满足,长大后可能会出现以下的个性(特征):
  害怕犯错;
  感到无助及内疚;
  只懂得安慰别人;
  回避风险;
  隐瞒错误。
  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
  不能认识或表达内心的感受;
  害怕说出内心的事情;
  对感情关系负上过分的责任;
  不断地去讨好别人。

第四阶段:6岁~11岁--勤勉与自卑
  孩子的需要或行为:
  这一阶段的孩子,会开始与别人竞争及比较。
  若在这一阶段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老师和家长鼓励孩子学习并表示孩子与其他孩子有同样的能力,孩子将会受到激励而变得有活力。
  若家长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经常严厉地批评或忽略了孩子,孩子会不信任自己,或者不会自觉地做事。他会产生不配做某件事或不及别人的感觉。
  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满足,长大后可能会出现以下的个性(特征):
  避免参与任何的竞赛或极度喜欢与别人竞争;
  觉得不安全及不如别人;
  对自己或别人吹毛求疵。
  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
  凡事要求完美;
  经常拖延及耽搁;
  不知如何达到目标。

第五阶段:12岁~21岁---对身份与角色的困惑
  孩子的需要或行为:
  找出怎样适应世界的方法:
  接受自己生理上的变化;
  界定自己对于异性的身份;
  界定在同性和同辈里的身份;
  确定人生应怎样过。
  若在这一阶段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允许他去探索自己的梦想及感受,尝试新的想法,他会发展成为一个接受自己的人。
  若家长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不支持他,又不引导他去探索,而只是过早地强逼他进入某一个角色,他会形成反判的个性或者变成一个轻浮的人。
  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满足,长大后可能会出现以下的个性(特征):
  不正确地表现出青春期的行为;
  对自己人生角色感到矛盾;
  不能确定人生目标;
  依靠情感关系或事业成就去肯定自己的身份。
  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
  需要不断地谈恋爱;
  需要凭拥有的财物、认识多少人及工作成就去确定自己的人生地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