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七号拍攝地 南台灣 恆春

标签:
垦丁国家公园恒春古城珊瑚礁沈葆桢教育 |
分类: 心理學 |
恆春古城
恆春古城建於清朝末年,清廷派欽差大臣沈葆楨來台治理,沈葆楨為加強海防,於是修築了城牆以及東西南北四座城門,城門上有砲台,城牆外有壕溝,是台灣唯一為了軍事防禦所建築的城池,也是台灣目前保留得最完整的古代城池。1935年台灣總督府依「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保存法」將恆春城指定為史蹟加以保存,現也被列為二級古蹟。百年來城牆多有毀損,現在以建築技巧上仿古老的工法和材料加以修復完成。2006年12月26日,在大地震中多處受損。

墾丁國家公園
墾丁國家公園位於台灣最南端,恆春半島之南側,三面環海,是國內唯一同時涵蓋陸地與海域的國家公園。特殊的地形、豐饒的動植物資源及獨特的民情風俗,不僅是資源保育、研究、環境教育的自然博物館,更是國民休閒旅遊的聖地,園內擁有精緻而多變的雅景,如南仁湖、龍巒潭、大小尖山、船帆石及風吹沙,使得墾丁於1982年九月成為國內第一座公告成立的國家公園。
墾丁國家公園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氣候溫暖,景色宜人且交通方便,每年吸引數百萬遊客前來體驗此種具有豐富的動植物生態環境,進而孕育了多樣化野生動物,諸如梅花鹿、台灣彌猴、灰面鷲,為墾丁美景增添了無窮生氣。
觀星、聽濤,園區道及遊客中心,提供了知性、感性兼備的墾丁國家公園之旅。墾丁國家公園最特別的要屬多樣性的地質景觀,它紀錄著百萬年來地殼運動不斷的變動。
陸地與海洋彼此交蝕,造就了墾丁高位珊瑚礁、海蝕地形、崩崖地形等獨特的地形景觀。
包含砂灘、裙狀珊瑚礁,岩石海岸及石灰岩台地等。砂攤海岸分佈白砂、南灣、墾丁、小灣、沙島及風吹砂等地區;裙狀珊瑚礁分佈於西海岸及鵝鑾海岸沿岸地區;岩石分佈於佳樂水以北之東海岸地區;石灰岩台地分佈於沿海裙礁海岸之上側,例如大平頂、關山巖、貓鼻頭、社頂、墾丁森林遊樂區、鵝鑾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