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等待你的故乡——海角七号

标签:
海角热场破铜烂铁交通警察阿嘉恒春教育 |
分类: 心理學 |
你曾经有段深感遗憾的爱情,你会喜欢“海角七号”,
如果,
你想在爱情里寻找下去的勇气,你会喜欢“海角七号”,
如果,
你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忘了梦想的模样,你会喜欢“海角七号”,
如果,
你只想看一部好的电影,好好享受生活,你会喜欢“海角七号”,
电影的开头,阿嘉摔了自己的吉他、卷起铺盖离开了五光十色的台北,骑着旧摩托回到了家乡小镇恒春。那里有柔软的沙滩、明媚的阳光、湛蓝的天空,却始终无法留住年轻人躁动不安的心,回到家乡的阿嘉没有衣锦还乡的荣耀,他在沮丧中浪费着自己的青春。
年轻人都怀揣着放飞的梦想,即使像阿嘉这样在城市中失意的青年,返回故乡也许只是为了重新出发。年轻人的出走与留守的老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阿嘉的继父、恒春的民意代表洪国荣坐在海边的旅店黯然问道:“你看我们的海这么美,为什么一些年轻人就是留不住?”洪代表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把整个恒春放火烧掉,然后把所有年轻人叫回自己的家乡,重新再造。”人都是害怕寂寞的,老人们都渴望子女围在身边,但是年轻的本地人“宁可给人当伙计也不愿意呆在故乡”,这或许是所有留守老人的无奈吧。时代的烙印就这样悄无声息的刻入这个台湾南部小镇,也悄无声息撩起了观众对自己故乡的记忆。
人才外流的同时,小镇也被现代化、全球化的浪潮冲击着。有人投资在恒春建设了设施一流的度假酒店、不同国家的模特在沙滩上拍摄造型、各地的歌迷从四面八方涌来迎接日本歌手的演唱会……在洪代表的坚持下,演唱会同意热场表演由恒春本地居民演出,于是有了阿嘉与日本翻译友子、老邮差茂伯、交通警察劳马、机车修理工人水蛙、唱诗班问题小朋友大大、米酒推销员马拉桑等人的相聚。
《海角七号》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刻画了一群不完美、有个性同时拥有梦想的小人物。这些小人物原本是各自失意:阿嘉奋斗了15年都没有成功;日本女孩友子的理想是成为模特却只能在台湾乡下充当翻译;80岁的茂伯始终坚信自己是台湾的“国宝”却一直没有上台演出的机会;交通警察劳马刚刚被霹雳小组开除;小朋友大大生活在单亲家庭;马拉桑每天都要卖力推销产自外乡的米酒……虽然是一支名副其实的“破铜烂铁”乐队,但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坚持。
越是有个性、有想法的人就越不容易妥协,临时乐队的磨合过程也是人际关系的微妙展示。对立、冲突、理解、认同之后,每个成员都在乐队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目标,并最终在演唱会的热场活动中引起轰动。通过合作,生活失意的人终于在歌声中实现了各自的理想。
很多台湾人都觉得是在讲自己的故事,那些早已不进电影院的人也被吸引进了剧场。有网友写到,电影中的情节就像刚刚发生,台湾人的生活细节被导演捕捉到了,有无奈也有幽默,看过电影之后反而能够笑着面对生活。电影中的生活幽默内地观众也能体会,
比如阿嘉骑摩托没带安全帽被交警劳马逮到,阿嘉不服气地问:“这么多人都没带安全帽为什么只抓我一个?”劳马不耐烦地回答到:“因为你看起来比较倒霉。
”还有十几岁的大大在电梯里旁若无人的唱着情歌:“爱你爱到不怕死,但你劈腿就去死一死。”这些草根的对白总能让人会心一笑,也渐渐冲淡了电影的忧伤情调。是的,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每个人都有很多不如意,纵使是“破铜烂铁”也可以成为“梦的天行者”,这就是在困苦中微笑面对生活的台湾精神。
延续着的爱情
两个友子的爱情是最被用心设计的部分,60年前的爱情在60年后延续。60年前,从飘雪的日本渡洋过海的老师爱上了台湾南部艳阳下成长的学生,但他是战败国的子民,要背负战败国的罪过,“我爱你,但必须放弃你。”60年后,阿嘉与友子从对立到相爱,即将离别的时候,阿嘉抱着心爱的友子只是说:“你留下来或者我跟你走。”
最终,在全场观众的注视下,友子带上了代表坚贞爱情的“孔雀之珠”……
漫长的光阴在短暂的电影里更容易让人感慨时间的流逝。时间已逝,爱情依旧,丝丝暖流早已涌入荧幕前每一个观众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