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谢安琪林夕杂谈 |
分类: 算是博客 |
今天打开[萍果日报]看到,X Japan鸣谢香港乐迷和主办商/合作单位的全版广告。
另一版面也全版报导昨晚举行的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的赛果,谢安琪的巨大照片置于中间最当眼的地方。
翻到娱乐版再有X Japan第二晚(前天)演唱会的半版消息,提到谢安琪也是当晚观众。可惜我看的是第一晚。
按奖项的数量计算,在过去一个月香港四大传媒的音乐颁奖礼中,由谢安琪演唱的歌曲获奖达17项最多,所以她拿下了四大联颁传媒大奖。对一个出道三年多的歌手来说,这成绩不得了。
谢安琪2005年出道时已28岁。前几年我还没注意到她的歌曲,反而先注意到她的八卦新闻。一会是先怀孕后结婚再产子、一会又说她和老公独立公司创作歌手张继聪生活拮据搬家到新界村屋。在香港这个偶像乐坛来说,被这样负面的新闻笼罩的新人,尤其是女歌手几乎是致命的。因为这些媒体的报导,也让我印象不太好,所以也没刻意去听她唱的歌。
直到一年前,“偷看”远在珠海的朋友的QQ空间,也不知道她是失恋还是甚么感情原因,总之她写最喜欢就是谢安琪唱的[钟无艳]。这样我才搜来听听,啊,原来是一首[爱情转移/富士山下]的原班人马的成功复制品,作曲Christopher Chak/作词林夕/制作人Alvin Leong都是特邀的班底。坦白说,以歌论歌,这首歌已很流行我不会惊讶,但谢安琪这把声音吸引我了,即使我是后知后觉。
网络上听歌很方便,我一口气把她的几张专辑全听,一首比一首精彩,一词比一词叫绝。好久好久没听过那么好听又有内容的广东歌了。这不是她只有几首好歌我就迷上,是连听了几十首歌,听了几天,我依然觉得很有意思。有很多无聊K歌,真是听一分钟就可跳过。
除了谢安琪被誉为平民歌后的魅力,还有她幕后的那一批人,尤其是她的制作人周博贤,本身正职已是律师,还经常身兼作曲/作词/编曲/制作,每一项都做的出色,真是全能。之后才知道,她的经理人是我认识了10多年的夏森美,也是个一直在做另类音乐的摇滚青年。这铁三角的组合,再偶尔特邀主流的Eric Kwok,黄伟文,做就了2008年的极品[喜帖街]。
谢安琪这种非典型广东歌的广受欢迎,让我想起张学友多年前说过希望“好歌有好报”。我觉得不只是有好报,更觉得看似弱勢的广东歌还很有希望。你看看住在广东的外省人,十居其九都爱听广东歌的。就算Canto-Pop (港产流行曲)正在息微﹐下一站还可以有Can Kong Pop (广东+香港的流行曲)。黄耀明的[广深公路]就是个启示。
所以我不大同意林夕拿金针奖时说,希望广东歌能申请成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广东歌还有极大发展创新空间,干嘛那么早就变遗产了?
林夕拿金针奖实致名归,看报纸上的照片,见他向上台献花同龄的张学友90度鞠躬。假如我是歌神,我肯定再给词神回个180度的鞠躬以示佩服佩服。